第(3/3)页 木板上的东侧摆放着一个木箱子。 木箱子的上面,放着一把古琴。 右侧角落里,一些干草上,卧着一头骡子。 不过,整体来看,虽然破落,却很干净。 张遂将几坛杜康酒和装有鸡的笼子抬起来。 蔡文姬正蹲在西侧。 在一几乎要倾塌下来的木墙壁下面,正在烧水。 张遂环顾了一眼四周道:“你就住在这?” 那前天怎么还看到她去店铺定制衣服? 店铺定制衣服很不便宜。 蔡文姬道:“你稍等,喝口热水。” 顿了顿,蔡文姬又道:“我离开卫家,没有带走东西。” “人活一口气。” “卫家的人一直把我当做灾星,克死我那前夫。” “我只恨自己之前一直犹豫。” “不过,我倒也不是完全没有钱。” “妹妹嫁人的时候,给我留了一些钱资。” “但是,钱资总有用完的时候。” “至少,在我找到谋生的手段前,我得省着点。” “如今天下大乱,饿殍遍野,我从河东来到这里的路上,到处都是尸骨。” “我能在邺城有地方住,有口饭吃,有口热水喝,就已经很不错了,哪里还能要求太多?” 似乎想到什么,蔡文姬又道:“当然,衣服是不能少的。” “身为一个女子,没有衣服穿,那我还活着作甚?” 张遂:“.” 这说法倒是没错。 可以从她的只言片语中确定,她还真如史书上记载的那般,是个倔脾气的人。 只可惜,在史书里,这倔脾气,随着没于匈奴十二年被磨平。 张遂问道:“你能做什么?” 蔡文姬这才转过头,看向张遂。 两人四目相对。 张遂道:“你别想太多,我之前就说过,我师父和你父亲生前有因缘。” “怎么说,我们也算是故人之后。” “如果能够帮得上忙,我尽量帮一点。” 蔡文姬没有回应,继续烧水。 就当张遂有些无聊,看向门外的时候,蔡文姬才突然开口道:“我父亲虽为大儒,但是,我并不是那种养尊处优的大家闺秀。” “我从小跟着父亲颠沛流离,什么事情都做过。” “我也能刺绣,也能做裁缝。” “只是,我去问过,人家都不要我而已。” “具体原因,他们也不说。” “我还能吟诗作画,识文断字,整理书籍。” “我和父亲、妹妹流落吴地时,大概是最快乐的。” “每天我要做的事情,便是帮父亲整理各种书籍。”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