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袁绍也来了兴致,笑道:“怎么说?” 张遂道:“原因之前第一次诏令时,我就说过了。” “天子年轻气盛,无法分辨忠邪。” “而且,天子身边的奸臣太多。” “如果将军你迎接天子入邺城,这些奸臣势必也要跟来的。” “在这些奸臣做出叛逆事情之前,将军你作为臣属,根本无法将他们逮捕起来,甚至击杀。” “因为,这些都是天子该做的。” “将军做了,那就是僭越,要遭受口诛笔伐的。” “天子不处理这些奸臣,那些奸臣说将军坏话,将军就要耗尽心力和这些人唇枪舌剑。” “甚至于,将军你都不敢出邺城。” “将军一旦出邺城,这些奸臣很可能怂恿天子谋划夺权。” “如果今日是盛世,将军就算被夺权,也无需太过畏惧。” “将军行得正,坐得直,朝廷必定会还将军一个朗朗乾坤。” “可问题是,如今天下大乱,群雄争霸。” “将军要为大汉扫清六合,机不可失。” “可如果迎接天子到邺城,将军不能离开邺城,就错失了机会。”“届时,其他乱臣贼子趁机坐大,这于朝廷都是大不利的事情。” “万一天子不幸听信了谗言,将军出了意外,我河北如今打好局面可能就此毁于一旦。” 审配:“.” 荀谌:“.” 没想到,这张遂,竟然真的提出来一条条看似合理的借口。 不像是故意迷惑大家的。 不知道沮授和田丰听到他这般说,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袁绍被张遂说得心怒放,道:“那,我们不管这第二道诏令?” 张遂道:“管,肯定要管的。” “若是我们真的什么都不管,那将军你作为四世三公的袁家主族子弟,就会被人打上‘野心勃勃’的名头。” “任何一个大汉忠臣,哪怕天子再不堪,哪怕再有顾虑,都该将天子摆在第一位。” 6=9+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是一切的顶峰。” “如果可以的话,将军你最好派遣一支军队,至少去做做样子,护送天子从安邑县撤离。” “李傕、郭祀之徒,很可能抵挡不住曹操的进攻。” “届时,将军派遣的这支军队,也有辅佐天子的功劳。” 袁绍捏着胡须,点了点头道:“说得甚有道理。” 看向审配、荀谌和许攸,袁绍问道:“你们以为如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