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字卷 第一百三十七节 备战-《数风流人物》


    第(2/3)页

    “现在海通银庄在京师、临清、大同、扬州、苏州、金陵、广州、宁波、松江、泉州和武昌均已开设了分号,商人们不再需要像以往那样携带大量银子出门做生意,也不需要像别家银庄那样只能在有限的一两個城市里流通银票,海通银庄的便利性甚至得到了南洋和倭地的红毛番、佛郎机和倭人商人的认可,草原上的各部贵人们也都接受了,所以很多商人都愿意将银子存入海通银庄,一来方便做生意, 二来多少也一些利息,特别是对那些愿意存上一年以上的小户人家,这也算是既安全保险,又能有些收益, 何乐而不为?”

    “这种情形下,存的越多,那也就意味着海通银庄也希望将这些存在银庄里的银子借贷出去赚取利息,只要有好的抵押就行,当然这就需要承担一些风险,朝廷要借银子,当然没问题,但一来要抵押,二来朝廷信誉还算可靠,但要借更多,朝廷就要证明自己具备偿还能力,如果朝廷能证明自己又拿下江南的能力,那么海通银庄又有什么不愿意借呢?甚至那些同样是海通银庄股东的江南商人恐怕也一样可见其成,这也算是两边下注嘛。”

    冯紫英的话让李三才突然想到了什么,“那如果义忠亲王也要向海通银庄借贷呢?”

    “呵呵, 那就要看海通银庄总号看好不看好南京那边了。”冯紫英笑了起来,“金陵、扬州、苏州的分号大部分银子都还是解到了京师城存着的, 流通以银票为主, 所以我们并不担心南京方面有什么不良企图。”

    冯紫英半开玩笑的话让在座众人都有些释然,江南那边财政状况肯定要比朝廷这边好得多, 但是如果海通银庄为其所用, 那还是一个相当大的助力,而海通银庄对于朝廷这边来说,意义就更巨大了.

    如果真的可以借贷上千万两银子,那在座众人都可以肯定,胜利必将属于朝廷。

    “紫英,此事非同小可,你清楚朝廷现在的财政状况,短期内朝廷也没办法从其他渠道获得大批钱粮,所以……”齐永泰用前所未有的严肃神色道。

    冯紫英却摇头打断:“齐师,谁说没办法?京通二仓不就有先例么?只要朝廷狠得下心来,西山窑让都察院接手,不出三月,一两百万两银子不是问题!还有,这义忠亲王反叛,京中附逆之辈还少了么?少说几十家有吧?就不说这些人家中浮财了,但是他们在京中的宅邸,拍卖所得,一二百万两银子也不在话下吧?”

    冯紫英的话让在座众人都微微色变。

    说的的确没错,如果要从这两个渠道动手,三五百万两银子很轻松到手,但是这个时候要从这两方来下手,无疑有很多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必定会引发京中动荡,而这又是朝廷不愿意见到的。

    一句话,在座众人,都还没有做好彻底和南边撕破脸开战的心理准备,虽然嘴上口口声声说别无选择,只能征讨反叛,但是这些人内心深处还是不希望走到那一步,但是问题到了现在,难道南北双方还有缓和余地了么?

    冯紫英不得不说这些人太过幼稚。

    都这等时候了,义忠亲王和他的那些忠实拥戴者们一样无路可退了,或许那些还有些三心二意和骑墙心思的商人们还能考虑其他,但像一大帮已经旗帜鲜明的入阁和担任七部主官走马上任的家伙却没太多回旋余地了,起码在近期他们是自认为优势巨大的,不将朝廷这帮人掀翻不会罢休的,可这些人如果还要对南京那帮人存着怜悯之心,那真的就要被狠狠教训了。

    不过这种话冯紫英还没法说,只能让在座众人自己慢慢去体会,他也能理解这些人心态,毕竟大家都从来没有遇上过这种事情,而南京那帮人很多都还是他们以前的同僚、同年,甚至很多私交还不错,尤其是在叶方那边,那就更是如此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