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是什么概念?他们或许不知道,但李恪却知道,从科举制度发明以来,到一千多年后中国最后一个王朝结束,全部的进士人数也不过十四万人出头。 而这十四万出头的进士里面,光清朝就有26849位,大明一共约为25000人,而宋朝有多少呢?接近六万! 而剩下的辽、西夏、金、元加起来大约为四千多人,隋唐五代加起来总计才六千多人。 而分到大唐的进士数量就更少了,而在大唐原本参与科举的门槛就不低,进士录取数量虽然很低,但实际上要远远高于后面的明清时期。 但即便如此,大唐每次录取的进士不过二三十人。 固然是因为录取的人数少,但同样也因为参与考试的人本来就是少。 而现在……仅仅长安就有三万多人考生,注意这是达到了考试标准的就有三万多人,如果算上全部学生呢? 这个学生数量怕不是冲着十几万去了。 这光是长安周围啊,虽然说长安算上周围人口大县大约有接近二百万人了。 那大唐全天下有多少读书人?而这一次符合考试标准的考生又有多少人? 如此庞大的数量,这些门阀世家不知道后世的情况,但他们知道大唐的情况。 大唐每次参加科举的人数多少?就算最简单的秀才试,人数也不过就是数千,而进士和明经试,人数更是只有二三百,甚至更少。 而现在呢?光是长安周围就是三万多!十倍都不止! 并且这次考试都不是最简单的考试,听说是殿下设立的较为高级的考试了。 虽然他们不知道最后考试出来的人才到底如何,但光是这个数量就让所有人觉得惊恐,觉得更加的直观。 难道殿下所言,天下皆是读书人,或者不敢说天下皆是读书人,但天下皆能识字的事情真的会发生吗?那个时候,大唐会强大到什么样的地步? 而……那个时候,大唐真的能够稳定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