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8章 赐姓-《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2/3)页

    等大家都开始翻看之后,李恪就继续开口道:“我的意思是以下姓氏当向全国所有大唐百姓开放,没有姓氏的,可以自由选择这些姓氏然后去向当地的治安部门进行登记户籍。”

    众人都低头看着,他们第一时间寻找的自然就是字母L了,当看到L后面跟着的第一个字就是李字的时候,也就是说殿下将李姓也向天下开放。

    “臣有本启奏。”房玄龄沉思了一下然后直接开口道。

    “说。”李恪点点头道。

    “微臣觉得此事不妥,首先,微臣并不是不同意这个举措,因为这里面该有一个办法,如果选择让百姓自己选择的话,那这些百姓如果都选择跟随国姓李,该当如何?总不能天下突然多出来数百上千万李姓吧,这对户籍统计,以及姓氏分布等等都不太有利。”房玄龄开口道。

    “陛下,殿下乃前所未有之开明,中国新定,百国臣服,陛下殿下更是取消诸多避讳,实乃百姓之福,但这等自助选择,确实是乃有诸多不宜之处,不如随机抽取来的更加合适。”

    对于房玄龄的话,诸位大臣都纷纷点头表示肯定,他们都知道,如果说不同意这件事那肯定是不可能的,连李姓都已经放进来了,其他的人谁敢反对?包括五姓七望没有一个胆敢反对的。

    既然不能反对,那房玄龄所说的也确实是有这个问题,大家心里都知道,别的不说,青海州近百万百姓,你要是让他们自己选,人人都想跟殿下一个姓氏,到时候多出几百万李姓,这样户籍登记也必定是有大量的重名。

    而且这个数量也确实是太多了。

    李恪也听得表示赞同,他确实是没有考虑这个,现在想想,确实是有这个可能性,房玄龄这个意见很中肯。

    对于房玄龄嘴里面的中国,李恪倒是没有什么意外,中国一词最早在周朝就已经有了。

    像是房玄龄等他们这些大臣经常使用,历史上的房玄龄这些都使用过不少次。比如历史上贞观十六年,薛延陀真珠可汗献上良马、貂皮等珍贵宝物,求婚议和。

    李世民征求大臣的意见,房玄龄就曾说过“中国新定、兵凶战危,和亲有利也。”

    其实来到了大唐,李恪才明白大唐这个朝代比想象当中的要开明的多,比如说大唐人其实对外自称并不是唐人,而是汉人,或者汉家儿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