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沈先生客气了。” “沈老板,我听说过你的故事,比小说还精彩。” 两位专家马上开始研究董其昌的字帖。 这幅字帖是董其昌写给朋友“张如松”的悼文,张如松喝酒喝死了,他写幅字追悼一下子。 专家们仔细研究,360度全方位欣赏,时而紧皱眉头,时而驻足沉思,好像在研究外星人。 二十分钟后,满头白发的专家说道:“林老板,这应该是真迹,纸是老纸,就是董其昌写的字。” “我也觉得是真迹,别人可以模仿董体字的行,却模仿不了它的神。” 巴拉巴拉,两位专家又说了一大堆。 沈东升不懂书法,听得云里雾里。 最后两位专家拿着鉴赏费走了,林一凡笑道:“东升老哥,我给你一个良心价。” “三百万元。”他伸出三根手指:“这幅画是董其昌早年的作品,艺术价值不是太高。” 沈东升心情很好,一台破收音机和六十年代的20元,换来三百万的大宝贝,这绝对不亏。 韩千山说道:“林老板给350吧,老董同志的作品传世量很少。” “正因为存世量少,所以我给三百万。” 林一凡笑道:“古董不是菜市场里的菜,不能这样讨价还价,三百万是我的极限,不同意就算了。” 韩千山扭头看沈东升:“姐夫,一凡家是做玉石生意起家的。” “哎呦,这不巧了嘛。” 沈东升盯着林一凡:“我要价值330万的羊脂玉,你再给千山20万的中介费,咱们就成交。” “成交,哈哈。” 林一凡眉开眼笑,马上打电话安排家里送玉石。 玉石和古玩差不多,其价格都有很大的炒作水分在里面,所以林一凡一口答应了。 “东升老哥,你要这么多羊脂玉干啥?想做玉石生意吗?” “不是,我想吃玉石。”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