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顾衍虽然年轻,但综合现在的科技水平,设计理念相当先进。 中间却某些材料,顾衍还能分神研发相关的材料,补齐短板。 真的是费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把相关零件凑齐。 当能够用在无人机上的电池板做好之后,送到军工厂,他们就开始按照顾衍的设计, 因为用的是太阳能动力,为了有足够的电能运转整个无人机,所以翅膀很大,整个体型很大。 李主任问:“顾衍,你有多少把握?” 顾衍回答:“按照设计参数,我有六成的把握,不过爬升高度不会太高,而且速度也不会太快。” “咱们的拍摄技术不好,未必能拍摄清楚。等这边研发成功,我再完善隐身涂层,不被雷达发现,可以高度第一点,进行拍摄。” 李主任听到顾衍的话,拍拍顾衍的肩膀,“别急,一步步来,先把这架太阳能的无人机弄出来再说其他的。” 顾衍应下,“是,李主任。” 埋头苦干,整整三个月。 顾衍哪也没去,就在实验室了。 经过数十次的实验,一步步改进。 太难了! 即使顾衍相关知识储备非常多,但材料和工艺,还有其他各方面的原因,并不能完美呈现。 能有现成替代的,用替代的。不能替代的,那就研发。 即使跟徐青青离得很近,顾衍和徐青青仍旧很长时间见不到面。 终于在三个月之后,研发成功了。 低空时速二十公里,高空时速八十公里。 虽然慢,但用的是太阳能啊! 最高纪录:经过测试,只要不是连续阴雨十天,里面储蓄的电量,足够支撑在高空飞行。 就是拍照设备不行,拍不出来清晰的照片。 可如果飞得太低,能拍到清晰,但能被雷达扫到。 这么大的个头,很容易被打下来。 于是顾衍又开始研究无人机隐身涂层,到1976年底,样品出来,震惊整个航空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