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种低技术含量的东西,都能被工业国倾销,而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倾销的国家都造不出来。 支撑新汉军队,新汉商贸的工业体系,从来都不是几个秘方的事。 西辽,高丽都曾有这样的想法,想要窃取关键技术,然后反超新汉的技术。 可现实就是,他们了解的越多,就越绝望。 因为他们没有改革教育,不可能培养数千万读过书,受过一定教育的工人。 也不可能办的了大学,来培养那些技术人员。 他们更不可能拿出投资工业那天文数字一般的资金。 而这又涉及商业和农业改革。 一句话来说,就是封建王朝,没有全面工业化的可能。 要么全面改革,从根本上颠覆制度,然后开始走上工业化道路。 要么部分通过外贸富起来的商人,成为工业的早起支持者,然后用先进的技术累积更多的财富,让商人和工厂主成为国家中日益重要的阶级,改变传统勋贵地主在制度中的绝对优势地位。 然后这些掌握更多力量的商人和工厂主,会倒逼制度进行改变。 生产力改变生产关系。 想要在没有外力的逼迫下彻头彻尾改革,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新汉的对外倾销,也挤压了其余地方出现资本家的可能。 除非新汉内部腐朽崩溃,这种绝对的优势地位,是可以千年不变的。 正是这些原因的存在,让新汉对于技术的限制并没有多大。 高丽,西辽,日本等国在被新汉统一前,就派了不少留学生,也通过其他手段想要窃取技术。 只要不是关键的地方,新汉对这些事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因为,那些留学生要么最后留在了新汉,要么回去后,成为了他们国家最坚定的改革派。 这些学生和接触新汉先进技术的人,往往也是他们国家和新汉的纽带。 再加上新汉做事向来公道,既不搞屠杀,也不搞压迫,倾销这事也是你情我愿。 再加上新汉占领的地区,实行的政策和新汉内部一样,行政部门和治安部的人也一样帮助当地百姓解决问题。 种种事累加起来,从那些留学生和血袭新汉技术的人到普通民众,很难对新汉的占领有恶感。 毕竟,新汉没来的时候,他们种的粮食要交上去一大半,各种杂税加起来,连能不能留够饿不死的粮都不好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