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乾元殿。 一众内阁大臣,包括首辅陈恪,外公王和甫,昔日谋士郭有淮,沈元溪等人全部正襟危坐于大殿之中。 陆鸣渊高坐上位,俯瞰众人,只见他面色沉静道: “所以眼下,九皇子离京,全是拜荀玉所赐?” 方才的半个时辰,陈恪已经代表内阁,将这段时间京城发生的事情全部告知了自己。 其中不乏各地叛乱余党,以及荀玉和陆云煌师徒二人行动的消息。 没错。 师徒二人。 通过陈恪之口,陆鸣渊知这才知道,堂堂南周国师,居然一直隐藏在江陵王府。 藏了足足两年。 两年的时间,硬是一点痕迹都没显露,真是有够隐蔽的。 此外,陆云煌在他不在京城的这段时间,发动了叛变,带走了无间阁的大部分供奉。 主动选择离开了京城。 这一点,让陆鸣渊很诧异。 他早就留下了后手,用于对付荀玉。 无间阁叛乱事小,因为他早有预料,毕竟不是嫡系人手,加上骆影也不在无间阁,人心自然浮动。 他早就默默的将无间阁的权力架空。 陆云煌带走也就带走了。 陆鸣渊在东宫府的时候,对无间阁有所依仗,很正常,能多一份助力就多一份。 自从登基之后,无间阁的作用,就小了很多。 地位也大不如前。 身为帝王,手中执掌了皇家大内供奉,以及三院高手,无间阁也就可有可无了。 他诧异的是。 陆云煌居然愿意放弃眼下自己离京的好机会,选择了溜走。 这可跟荀玉的风格不太像啊。 既然陆云煌是荀玉的弟子,那自然会一脉相传,对大炎国运觊觎极深。 眼下却主动放弃。 只能判定为,是荀玉在背后授意。 可是荀玉为何要主动离开京城? 陆鸣渊百思不得其解。 他一直在防着荀玉的后手,为此不惜找到了文圣,在帝京文昌阁留下他的一具分身。 想要文圣亲自镇守帝京,说实话不太现实。 两人关系还没那么深。 能留下一座分身,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当初设置分身的理由,还是用作陈恪的护道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