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司槿云心事重重的告辞离去,满脑子都是银子,银子。 而司槿星,可不关心司槿云要去哪里或是如何弄银子。 她此时正扒拉着,恒王殿下方才来为小世子取药时,送来的一叠子诊金! 她没耐心数,只抬头问道:“你们可数清楚了?是多少?” 绿竹与紫苏对视一眼,笑道:“十万两!” 嘶......土豪啊! 就一些消炎药与退烧药,那齐南夜竟然送来了十万两的银票! 这可不是她黑心,而是财大气粗的恒王殿下硬塞下的! 司槿星小手一挥,豪气的说道:“拿出五千两银子,送到荣兴街的宅子去。 裴掌柜从四处买来的,或是捡来的那些孩子们,都在长身体,吃的方面不要差。” 一听说这事儿,绿竹便有些不解,她一边翻着那些银票,一边问道: “小姐,您若要办学堂,为何不直接买年岁大些的丫头们? 年长些,学东西定然又快,又好上手,淮北新买的那些铺子们,正好能用的上! 眼下买那些个七岁八岁的,岂不是要白白养活好几年,才能用的上? 现在人少,还好说一些,若是真养个百十来个,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单是这一年年的吃穿住,都要一大笔银子呢! 更遑论,请读书先生,笔墨纸砚的银子,也是少不了的,这又是一笔开支! 小姐,咱们有银子,也不是这样花的呀!” 司槿星见绿竹一脸肉疼的样子,知道她是在京郊别院时穷怕了,便耐心解释道: “年岁大的丫头,事情也多,人品也参差不齐。 而这些孩子,却不同。 一是自小培养她们的品性,二是,若有医学天分的孩子,学习医术基础知识,是宜早不宜晚。 况且,你算算,买下一个年岁大的丫头,那银钱足以买下三四个小孩子。 最要紧的是,那些年岁大的丫头,或多或少都有些本事,总能靠自己挣上一口饭。 可那些小孩子,最是可怜,她们若遇不到好的东家,怕是想活命都难。 我虽不能保她们一生无忧,却想着,能教给她们一些存活于世的能力。 都说女子要倚靠男子过活,我却不信。 我相信,那些孩子们日后,定能靠自己,在这片土地上,站稳脚跟,为自己而活!” 听得自家小姐这般说,绿竹听得有些入了迷。 她已经能想到几年后,那些面黄肌瘦的孩子们,都长大成人。 她们个个儿知书达理,精明睿智,聪慧能干。 绿竹不禁欢喜的说道: “如此,小姐便是她们逆天改命的贵人!” 司槿星闻言,便笑了,她认真的说道: “我只是给了她们一个公平竞争的赛道,她们能不能按照预期走下去,还未可知。 谁能走的好,谁又走的不好,全凭她们自己。未来之事,谁又能预料到? 你啊,快拿好银子,抓紧去办吧。” 绿竹闻言,也觉世事难料,便不再多言,拿了五千两银票,便出了房门。 一旁的青蝉则说道: “王妃,查清楚了,前阵子温姨娘的确是身染风寒,只是本早已见好。 可那几日,送去翠和园的餐食,却是有问题的。 属下叫人查过,那几日将军府的采买账册,发现有两斤杏仁。 而偏偏,那几日府上的餐食,并没出现任何杏仁糕点,或是菜品。” 司槿星闻言,眉头微微一皱,问道: “你是说,问题出在杏仁上?那些杏仁都去了翠和园?” 青蝉点了点头,又继续说道: “是的,有人瞧见,采买的前一日,三小姐去了厨下。 第二日,其他主子都是双米粥,唯独翠和园温氏的是小米粥。 说是温氏尚在病中,喝小米粥最是健脾和胃的。” 司槿星一听这话,顿时明白过来。 她伸手拍在桌面上,面色一沉,说道: “小米的确健脾和胃,而杏仁却又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可,这二种食材,却是不能同食的,轻则恶心呕吐,重则甚至能发生死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