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些官员带着好奇与敌意,向外探看着来自魏国的使者,年轻的法正排在最后,面上含着玩味的微笑。 诸葛均一手执节杖,一手执册书,气度潇洒的走上大唐,他身后跟着两名随从,其中一人便是夏侯楙,等候在门口。 诸葛均躬身行礼,“臣魏国使者诸葛均,奉魏太子之名,致意汉左将军!” 诸葛亮微微抬眸,他与诸葛均虽是兄弟,可这一刻,他是刘备的军师,而诸葛均则是大魏的使者… 双方分属截然不同的阵营。 “魏太子大婚,我等还来不及恭喜,借此机会,先恭喜魏太子了,也恭喜大魏成功吞并江东、西凉、汉中…” 诸葛亮的语气平淡,可“吞并”两个字却极为刺耳。 面对这样刺耳的言语,诸葛均神色从容道:“魏王与太子知左将军心向汉室之城,故遣臣特来奉上册封圣旨,加封汉左将军刘备为蜀侯,益州牧,领川蜀九郡…” 诸葛亮一怔,他没想到诸葛均带着圣旨。 还是这样一副封侯的圣旨… 而恰恰这封圣旨,让他左右为难,刘备奉行的是“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其中的汉是汉天子刘协统治下的汉,而贼…则是挟天子以令天下的汉贼——曹操! 这么一封圣旨,若是接受… 自然,主公刘备领益州牧,可谓是名正言顺的领川蜀九郡。 但… 这也侧面应证,主公刘备接受了被曹操挟持下的天子的诏书,这无异于承认了曹操魏王的身份,承认了大魏…这与“汉贼不两立”的信仰完全背离。 诸葛亮正犹豫是否替主公接旨… “且慢…” 法正迈出一步,诸葛均则带着悠然的微笑等着法正的责难。 法正拱手,“下官护军将军法正,敢请问,这封圣旨乃是天子所书,还是魏王所书?” 诸葛均含笑,“既是圣旨,自然是天子所书。” 法正冷笑,“天下人皆知,魏王与魏太子挟天子以令诸侯,他们将天子囚禁于许都,这封圣旨,天子怎会没有胁迫?如此说来,这圣旨,吾主不接也罢!” 诸葛均仍然含笑,“昔日天子流离,群雄袖手,汉室危如累卵…是魏太子建议魏王迎天子以礼敬,筑宫室以尊养,在吾太子殿下的谋略下,魏王迎天子,抗叛贼…多少次命悬一线,多少次大汉天下彻底离崩,在下冒昧的问一句,非吾太子,非魏王…何以天子?何以天下?” 讲到这儿… 诸葛均目光冷冽。“法将军提及的‘囚禁’二字,不忠之意,骇人听闻,不知天子受难之时?尔在何处?遥想董卓作乱之时、十八路诸侯起兵之时,又是谁拼死力战,立誓共保汉室。” 夏侯楙第一次听到诸葛均如此侃侃而谈,据理力争,有理有据… 他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这小子…好厉害,不愧是太子的关门弟子! 法正又急又怒,“我只说今日之事,谁与你论当年!” 诸葛均笑道:“诏书是天子诏书,册封也是天子对刘将军的册封,尔一臣子却公然替主做主,欲陷汝主于抗命不尊之罪名,尔又是何居心!” 这一番话,直接把法正驳倒… 法正恨得后槽牙“咯咯”作响,他的双拳握紧,他从来是个记仇的人…他与诸葛均这梁子,今天算是结下了! “我…” 法正正打算再度开口… 诸葛亮拦住,他含笑道:“这圣旨是赐吾主侯爵之位,又是将益州九郡授予吾主,陛下…不,魏太子所图的究竟是什么?” 诸葛均平静的说,“双方罢战!” 此言一出… 短暂的沉寂过后,整个大堂上响起了哄堂大笑,诸葛均依然神色从容。 法正道:“曹操乃是汉贼,吾主大堂上悬挂的是‘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岂会与尔等把手言和?” 诸葛均作恍然大悟道:“哦…原来巴蜀是不想与我大魏握手言和?看来,我猜想的没错,巴蜀之地终要陷入一场万劫不复的征战之中,到那时…饿殍遍野,千里无鸡鸣…不过…法正将军似乎无妨,因为法正将军本身就不是巴蜀人士,在巴蜀也没有什么朋友…巴蜀饿殍遍野…也不管伱的事儿,巴蜀没了…你也还能再回那扶风的故乡嘛!” 这… 诸葛均的话无疑击打在法正的痛处。 法正是东州派的代表人物,这个集团是当年随着刘璋一起入川的文武组成,再加上法正为人骄狂不合群,在益州没什么朋友,只和孟达、射坚还有张松三个人关系好。 故而,诸葛均提及的“他没有什么朋友”、“他还能回扶风的故乡”一下子就堵住了法正的嘴巴,让他无法再辩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