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兄长…” 随着一声清脆的声音,抚琴之人停止了手中的琴弦,抬眼望向来人。 来人是诸葛均… 抚琴之人除了诸葛亮,还能有谁? 除了五年前缔结停战协定的那次短暂相遇,兄弟两人敞开心胸畅谈还是在赤壁战场,在江心会面…那时候诸葛均劝诸葛亮——凭兄长之才华,必定可以成为大魏的尚书令,乃至于成为佐相! 诸葛亮不为所动,他的回答是刘使君三顾兄于草庐之中,咨兄以天下之事…于是兄便想试一试,想借刘使君之手…看看能否与南狩侯对弈一局,如此…方遂平生之志! 也正是因为诸葛亮的这份执念… 才催生出了支撑着刘备军信仰的“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口号! “均弟…”诸葛亮缓缓起身,“赤壁江心一会,你试图劝为兄投魏,为兄如何回答你的?你还记得么?” 诸葛均脱口道:“兄长说,或许江东拦不住大魏南下的步伐,但…至少,兄长也该保持一份文人最后的傲骨,也该试着与南狩侯对弈一局!方不负所学!” “那时他…还是大汉的南狩侯!”诸葛亮感慨道…他的眼眸望向苍穹。“如今,他已经是大魏的君主,真正的大汉已经不存在了。” 这才几年…天下就变了。 言及此处,诸葛亮补充道:“那一次,为兄还嘱咐均弟,诸葛氏一族就属你最有出息了,未来诸葛氏一族复兴的重担也交在你身上了!” “兄长…”诸葛均“唉”的一声叹出口气:“这次我来拜见兄长,不为别的,乃是为了告知兄长一事。” “何事啊?”诸葛亮连忙发问。 “若是…刘玄德死于夷陵,那…丞相之于巴蜀将是‘功高震主’的存在呀!” 这… 诸葛亮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三弟来此竟…竟口出这般“狂言”? “三弟…无论你作为魏使,还是作为我诸葛氏的族人,都不该说这些话…” “二哥!”诸葛均愈发的语重心长,“我来此只是想告诉二哥,留给你的时间不多了,刘玄德必亡于夷陵!二哥要早做打算!” “你放肆…”诸葛亮指着诸葛均大声道。 谁能想到,原本还是一副兄友弟恭模样的兄弟二人…只是因为一句话,此间的气氛都变得冷峻了起来。 格外的冷峻… “二哥…看到这火炮了吧?他可以旦夕间将数万人轰成碎片…”诸葛均的话还在继续,可话语却严肃了起来,“可事实上,火炮根本不算大魏杀伤力最强的武器,陛下想要击败刘玄德…太…太简单了,不论兄长信还是不信,但刘玄德必定死于夷陵!这是谁也无法更改的!” 这… 火炮…旦夕间,扭转米仓道局势,旦夕间让米仓道数万蜀军葬送的火炮,竟然…竟还不是大魏最强的武器? 那…还有什么?还有什么? 诸葛亮不可思议的望向诸葛均… 他张开嘴巴,可却仿佛嗫嚅了,他的喉咙也哽咽住了,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二哥,季汉丞相…”诸葛均越发的提高了声调,“你醒醒吧,醒醒吧…蜀汉拿什么跟大魏打?二哥哪什么跟陛下比?这仗能打么?这仗有的打么?” 呼… 这下,诸葛亮感觉心很痛。 三弟就像是在他的伤口上撒盐一般… “这一局…”诸葛亮的语气沙哑,“这一局…还没决出胜负!均弟,恕愚兄公务繁忙,不能留你许久…出剑门关后,均弟有什么手段,那曹羽有什么手段,放马过来…放马过来!” 诸葛亮像是用尽了浑身的力气…他的心情骤然低落到谷底。 诸葛均还想再说些什么… 终究,把想说的全部咽进了肚子里。 “二哥,愚弟告退了!” 说话间,诸葛均拱手行了一礼,徐徐退去。 只剩下诸葛亮紧闭着双眼,细雨滴落…滴滴答答的雨珠,拂在他的脸上,格外的冰冷。 目送着三弟从剑门关的大门走出… 诸葛亮骤然想到了什么。 “陛下…陛下东征的布阵图、安营图呢?取来…速速取来…” … … 剑门关,一处衙署之中。 诸葛亮宛若魔怔了一般,他目睹着心腹文吏绘制成的刘备围困夷陵的布阵图… 有信使在如实禀报,“陛下已令三军二十五万甲士包围夷陵城,横百余里…扎驻四十余屯,皆依山傍涧,一些居于林木茂盛之中,一些居于石堆之上…一些居于开阔平原。” 诸葛亮一边听着,一百年继续去看这份布阵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