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树木何萧瑟,北风“昭烈”悲!-《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第(3/3)页

    似乎是觉得声音不够大,声调不够剧烈。

    曹操的声调提高,再度嘶吼道。

    “你刘备又有什么呢?”

    …

    …

    这边厢,曹操与刘备在白帝城外,在白盐山上做最后的攀谈。

    那边厢,蜀郡,剑阁关附近的鹤鸣山上…

    陆羽也正与荀彧一道一边爬山,一边闲谈。

    恰恰话题也聊到了刘备…

    “你说刘备有啥?”陆羽正在发表着他的见解,“他家里有棵大桑树,有个不把他当回事儿的师傅卢植,有个不靠谱的兄弟公孙瓒,还顶着个不值钱的汉室宗亲头衔;他的丞相诸葛孔明,家道中落,二十多岁出仕时尤是一个茅庐书生;关羽是河东武人,张飞是刘备的涿郡老乡,算上赵子龙…也是在常山不受人待见的部曲,魏延更是从底层提拔起的武官,法正是因为关中流氓太多,而流浪入蜀不被重用的落魄士族…”

    “蜀汉…说到底,就是一群不被看好甚至被抛弃的人,组合成的…的…”

    陆羽想用“银河战舰”这个词来形容,可终究…觉得这辞藻太夸张了。

    荀彧顺着陆羽的话道:“陛下的意思是,蜀汉…就是一群不被看好,不被重用的人…组合起来,变成了一支足以撼动天下的威武王师吧?”

    “就是这个意思。”陆羽颔首,“荀令君不妨想想,大汉绵延四百年,自高祖斩蛇起义之后,寒门子弟做到刘备这般地步的有几人?”

    “为何他能做到?在我看来…是因为…在他的手里,刚刚提到的那些人…那些寒门,那些武人,那些落魄士族,全都得到了这个时代永远都不可能得到的知遇之恩,并爆发出极其罕见的,非常浪漫的堪称传奇的君臣际遇!”

    “这样的人,哪怕最后是个失败者,可他们的事迹…传颂千年…依旧会让后人为他们欣喜,为他们担心,以他们为榜样,为他们传颂威名…”

    陆羽说的…是蜀汉浪漫主义的魅力!

    这股魅力早已超越了成败…而这份魅力,恰恰是一辈子颠沛流离,拼搏坚持,险象环生的刘备所散发出来的!

    装的也好,真的也好…

    到这一步,一切还重要么?

    一些人在一些事上能装一辈子,那假的也变成真的…不容诋毁的真的!

    “咳咳…”

    听到这儿,荀彧轻咳一声,他感慨道:“诚如陛下所言,假如时代对寒门子弟更友好一些,或许刘备最后的际遇会截然不同!”

    “是啊…”陆羽颔首,“假如时代也像秦末那样,大量的贵族被乱世消灭殆尽…假如刘备也有个像祖父曹腾这样的宦官,假如在群雄逐鹿之前…刘备的名声先一步的扬起,或许…刘备也能招募到能打硬仗的丹阳兵;刘备也能有像谯沛武人一样的忠诚武人;乃至于…在荀令君拒绝投靠袁绍时,或许会在曹操与刘备间犹豫一下,颍川氏族效忠的对象也有可能彻底更改!”

    陆羽说的这番话…让荀彧心情悸动。

    很多事情,他没办法去假设,历史中的“成王败寇”也容不得半点儿假设。

    当然,荀彧不觉得这些假设能够改变历史…

    因为…

    陆羽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

    除非“隐麟”是刘备的私生子!

    否则,单单这一项就会抹平一系列的变数。

    荀彧捋了捋胡须,继续道:“刘备…更像是我们普通人的榜样,身上与生俱来的没有什么筹码,但却依旧努力的修炼自己,努力的壮大自己的实力,不放过每一个机会,认真的对待每一个身边的人和事,输了只要没死就继续向前冲,冲到人生的最后一刻!或许…”

    荀彧欲言又止。

    陆羽则接过荀彧的话头:“荀令君是想说…或许…不该以成败论英雄吧?”

    “是!”荀彧颔首,“历史上的成王败寇本就是谬论,这个时代,该是不以成败论英雄!”

    呼…

    陆羽轻呼口气,他不由得回想起诸葛亮《出师表》中的一句。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一个充满信仰色彩的人物!

    一个在惊鸿的乱世中,描绘出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一瞥…

    但最终…

    注定,他的故事要落下帷幕!

    或许,这就是浪漫主义色彩的悲哀吧?

    …

    …

    ps:(这一段刘备的描写,采用了b站up主渤海小史的部分观点,注明出处,权当引用,特此声明。)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