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甚至提出,如此突袭,可提前一年拿下培水关。 俨然… 这时候的夏侯惇已经迷了心智,乃至于不惜说出。 “司马统领是把本将军抢了你的功劳不成?” 一边是大将军,一边是新晋的统领… 司马懿权衡再三,无法阻拦,却以险道之处地势狭窄,容不下太多兵马,突袭兵马也当精不当多去劝说夏侯惇。 故而夏侯惇只带可本部一万多人,他命令司马懿随时接应,一旦突袭成功,司马懿则从正面强攻培水关,双管齐下。 就在一早,夏侯惇的兵马浩浩荡荡的去了。 司马懿则与黄忠、麴义、公孙瓒等人分析起局势来。 黄忠琢磨出一些味道来了,“司马统领的意思是若这次是诸葛亮故意布下的诈降,那大将军兵马进入险道,蜀军就会从两边包围,大将军就无路可退了,所以…” “黄老将军…慎言…”不等黄忠把话讲完,司马懿抬手止住,“大将军什么性子,诸位都知道,他昔日便与陛下是结义兄弟,陛下身份昭然之前,都要呼喊他一声大哥…哪怕这些年没有功勋,可大魏兵马大将军依旧是他的,这便很能说明问题…大将军要做,我们拦不住,不过…至少,咱们可以止损!我已经派曹安民率一队龙骁骑协助侦查,更何况,万一这些蜀军是真的投降呢?那大将军岂不是立下奇功?” 呼…麴义舒了口气,“大胜易,善后难…司马统领心思缜密,在下佩服!” 司马懿沉痛地说,“如今,因为火炮、火铳、飞球…大魏的三军太傲了,也太不把诸葛亮放在眼里了,甚至觉得一统天下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或许…这种时候,陛下也希望大魏败一次,以此给将士们提提神儿吧?” 讲到这儿,司马懿无奈的把目光望向地图上,“可败归败,如何大败…却不损太多兵马,这就难咯!” … … 培水关内,中军大营,诸葛亮高坐帅位,诸将肃立,整装待发。 今日的诸葛亮比昨天又沧桑了许多,尽管身子看起来有些虚飘,可眼神却是坚毅。 忽然探知冲进来,“报…夏侯惇中计,正率一万军向预定接应的地点集结。” 诸葛亮的眼睛徒然睁大,他挥动羽扇,“好,只待夏侯惇进入接应地带后,魏军纵是再装备精良,也只能是瓮中之鳖…” 说到这儿,诸葛亮像是突然想到什么。“等等,伱方才说夏侯惇率多少兵?” “一万!” “怎么会这么少?”诸葛亮目光幽幽,“培水关外不是有魏军十万么?他们都没有动么?” “没有动…只有,只有夏侯惇本部兵马!” 诸葛亮原本挥动的羽扇骤然停住,他沉吟了一下,方才继续开口:“计划稍微改变,十万魏军,必须让他们也进来!” 说到这里时,诸葛亮的眼睛刹那间凝起。 一抹夺萃的精芒乍然浮现。 仿佛在说——“曹羽啊曹羽…云长在江陵城赢过你一次,我诸葛孔明能否也赢你一次呢!” … … 夏侯惇率领一万兵,装备精良,正小跑着在山川中前行… 夏侯惇本人一身铠甲趾高气昂,曹安民率前军先行一步,儿子夏侯楙跟在身边,夏侯恩、夏侯玄则警惕的护住后军。 曹安民远远望着前方道路,山水在此汇合,两面临水一面环山,地势骤然逼仄陡峭,前军的曹安民心中一惊,高喊道“挺!” 后续的军队缓缓停下… 夏侯惇询问传令官,“何事?为何停止了?” 曹安民已经赶来,“将军,此处背湖临水,易进难退,正是用兵之地,若是再深入…怕是…” 引路的蜀军细作却说,“大将军,前面便是我家将军,他在那儿等着与大将军汇合,今日正午换班之际是突袭培水关的最好时机,错过了…怕是就…” 这时,一队人马从对面驰来,为首乃是蜀将邓方… 隔着老远,邓方便喊道:“大将军,小人邓方亲自来迎!” 夏侯惇松了口气,露出惊喜的神情。“邓将军受苦了,待本将军攻下培水,立刻向陛下为邓将军请一份头功!” … …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