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震耳欲聋的呐喊声直上云霄,惊破天际… 就连涪水关外密切关注着此间的魏军探子也被这气势惊得一哆嗦。 而这呐喊声如同一股暖流,让诸葛亮振奋起来,他羽扇一挥… “不论局势如何?且不可让魏军小觑了伱们…这是为你们好!” 言及此处,诸葛亮喊道:“八卦阵,演!” 蜀军队伍中顿时变幻阵型,就在这涪水关内利用城防…推演起八卦阵形,风云雷动!就宛若…再大的噩耗,也不曾动摇他们分毫! 陆羽也听到了这声响,震惊的走出营帐… 问道:“涪水关内是什么声音?” 典韦朝龙骁甲士使了个眼色,当即就有龙骁兵去打探。 一时间,整个魏军都紧张的握着武器,严阵以待… 所有文武都走了出来,目光炯炯盯着涪水关。 不多时,龙骁营甲士来报:“禀报陛下,是诸葛亮在涪水关内练兵,他在推演八卦阵!” 呼… 陆羽重重的呼出口气,“都这时候了,他还在推演八卦阵,他还在奉行对季汉的愚忠!” 陆羽不可思议的睁大了眼睛…、 他绝对无法想象,是什么样的信念能够趋势一个人这样的“从一而终!”,又是什么样的信念,能让一个人在面对“塌下来”一般的噩耗时,还能富有如此勇力与胆气! ——文人有气节… 可诸葛亮的这份忠义,已经远非文人的气节可比! 陆羽仿佛被震撼住了,他步履沉重的走回了营帐,无可奈何的握拳… 伴随着“咚”的一声,他一拳重重的砸在桌案上,陆羽感慨道:“这样的人…为何就不能为大魏所用?” “忠心难道比天下黎庶的福祉,更值得么?” … … 是夜,陆羽做了一个梦。 涪水南岸、夜气弥漫、秋风萧瑟、水波潺潺,陆羽一身皇袍行走在这里…仿佛冥冥中,有什么在牵引着他。 终于,那迷雾中,他看到了诸葛亮在远处坐着,陆羽惊喜的喊了声:“孔明!” 然后走到他的身前,此时的诸葛亮却在一处石桌前参详棋局。 诸葛亮抬头看到陆羽,含笑招呼,“原来是大魏的陛下,亮可否请陛下与我对弈一局!” 陆羽看着星空,笑着道:“苍天为局,大地为盘,星辰做子,你、我都下了半辈子了,临终还要再下一局么?” “呵呵…下了半辈子都没赢过你一次,终究是有些不甘心哪!” “孔明,恕我直言,你之前有机会赢我,可因为总总原因都失败了,现在的你不可能再赢过我,蜀国一州之地,是不可能克服中原的!” 诸葛亮淡笑:“我如何不知道?十几年前,先帝言道‘先生不出,奈天下苍生何?’我自此追随先帝,以兴复汉室,拯救苍生…无奈时不我待,我的理想因为你的出现越来越窄,最终只能偏安于巴蜀一隅,然巴蜀亦无法偏安,先帝北伐慌张了些,却没错…若不北伐,早晚季汉还是会被大魏所灭,王业不偏安,汉贼不两立,陛下是被迫以攻为守…强求一线希望,只不过…” 说到这里时,诸葛亮哽咽住了。 他意识到,没有陆羽在,哪里有什么希望呀? “孔明,你是聪明人,也是读书人,大道理不用讲太多,可自桓、灵以来,天下纷争不断,百姓涂炭,这天下早就没有汉了,刘备建立季汉是为的自己那‘羽葆盖车’的梦想,可你呢?你这么聪明、睿智的一个人,为何要为了一个已经无可拯救的时代付出一生呢?” “我想恢复的并不是汉室的名号,而是百姓心中政通人和的太平之世!” 陆羽钦佩的说道:“五年来,巴蜀一隅政通人和,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番功业,天下无人能及,我知道孔明你的执念与无奈,很多时候,我在想…若咱们俩换换位置,可能我做的未必有你那么出色!” “陛下缪赞了,大魏又何曾不是政通人和?四夷宾服?陛下的功业,才是无人能及!只不过,这些…功过,不是你、我说说算了,该交由后人去评述!身处乱世之中,便只能一往无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是么?” 陆羽点头,“的确,战争打下来的和平才更稳固,更让人珍惜…为了一统大业,为了百姓不再受兵祸流离之苦,就必须走过这征战与血腥!” 诸葛亮感慨:“我与陛下志向相同,可惜…我主只能是刘玄德,若有来世,我愿意做你大魏之主的臣子,在你的引领下建立一个理想中的国度,只可惜…这一世,我的棋局已经无力再续,这盘局就留给你了,让他在你手中终结吧,只盼…我九泉之下能看到太平的那一日!” 陆羽低头去看棋局… 只觉得黑白变幻,仿佛地图一般,他愕然的抬起头…只见诸葛亮微笑着慢慢淡入夜雾之中,手中不知何时多出了一盏“七星灯”! 陆羽大喊:“孔明!” 而这一道声音让他从睡梦中醒转,守在外面的典韦赶忙进来,连忙问道:“陛下?你怎么了?” 陆羽睁大眼睛,他仿佛意识到了什么,他只穿着中衣,迅速的朝门外跑去。 他跑到了涪水关下,对面是“季汉”最后一道关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