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个倒是没有听说,薛老总管似乎没有撰写过什么著作。”武三思神情一动道,“贤弟的意思是,从这方面着手?” 裴绍卿道:“武兄你想,似薛老总管这样戎马一生、身经百战的名将,对于带兵作战肯定有着独到而又深刻的理解。” “他也一定希望自己的经验能够传流后世。” “以帮助后世的大唐继续抗击周边的蛮夷。” “明白了!”武三思一拍大腿道,“就是帮助薛老总管著书!” 说此一顿,武三思又道:“我这就叫上杨炯,再去登门拜访。” 裴绍卿忍不住以手扶额,你还真是个憨瓜,要是能够著书,薛仁贵还能等到今日?他早就已经著书立说。 薛仁贵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著书,是因为他文化底子薄弱。 据史书记载,薛仁贵虽也是河东薛氏出身,却是属于旁支,跟他裴绍卿一样也是寒门子弟,所以没有受过系统性的高等教育。 所以薛仁贵没法用文字进行总结。 也就不能像曹操、李靖他们一样著书立说。 薛仁贵顶多就是进行口头的总结,但这只有武将才能听懂。 所以这事找杨炯没有用,因为杨炯也没上过战场,不知兵。 让杨炯帮助薛仁贵著书,只能是鸡同鸭讲,写出一本不伦不类的垃圾。 “武兄,且慢走。”看到武三思转身就要走,裴绍卿赶紧叫住,又说道,“这事找杨兄没用,他听不懂薛老总管的话。” “关键薛老总管未必会理会杨炯。” “杨炯不行?”武三思挠头道,“那该找谁?” 裴绍卿低声说道:“你得把整个右卫的同僚,那些将军,郎将发动起来,一起登门向薛老总管请教用兵之道。” “面对这么多年轻俊彦,” “我就不信薛老总管还会拒之门外。” “然后你就可以向天后上表,就说薛老总管于用兵之道有着深刻的理解,你们这些后辈非常钦佩他,也很希望能接受更多指点。” “再然后就可以顺理成章请求薛老总管对你们现场教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