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凭什么!后世只认汉,不认秦?-《天幕:开局一首不妙曲,老朱哭了》


    第(2/3)页

    “汉”这个字,在这一刻,被赋予了神圣的光环。

    刘彻的目光再次投向天幕,充满了期待。

    他想知道,这天幕,会如何盛赞他大汉的功绩?它会如何评价自己这位将大汉声威推向顶峰的帝王?

    ……

    大唐,太极殿。

    李世民的表情则要复杂得多。

    他一手缔造了“贞观之治”,大唐声威远播四海,万国来朝。在他看来,“唐人”之名,论分量,绝不输于“汉人”。

    他没有说话,只是摩挲着腰间的玉带,眼神深邃,静待天幕的解答。

    他倒要看看,这汉朝,究竟有何等魔力,能让自己的名字,成为一个民族的永恒印记。

    ……

    天幕没有让众生久等。

    光影流转,画面亮起。

    出现的,并非金戈铁马的战场,也非富丽堂皇的宫殿。

    而是一片广袤的田野。

    一个头戴斗笠、身穿短衣的农夫,正赶着牛,在田间犁地。他的皮肤黝黑,脸上刻满了风霜,眼神却平静而坚韧。

    一个冷漠而威严的声音响起,不带任何感情,却仿佛在宣读天道法理。

    【一个身份的认同,首先源于稳定。】

    【秦,以雷霆万钧之势,终结五百年战乱,建立大一统之框架。此为不世之功。但是,它太短暂了。】

    画面中,秦朝的版图一闪而过,其上标注着一个冰冷的数字——十五年。

    【十五年,于一个王朝而言,不过惊鸿一瞥。它还未来得及将自己的印记,深烙进这片土地的文化肌理,便已轰然倒塌。】

    【它留给后世的,更多的是一个“暴秦”的恐怖烙印,而非一个值得归属的文化符号。】

    咸阳宫内,嬴政的拳头,捏得指节发白。

    短暂?暴秦?

    每一个字,都像是一记无形的耳光,狠狠抽在他的脸上。

    天幕画面一转。

    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

    正是那个他刚刚下令要“请”来的沛县亭长,刘邦。

    画面中的刘邦,正与一群兄弟,在酒馆里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勾肩搭背,笑得肆无忌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