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世民摸着下巴,饶有兴致地问向身边的房玄龄:“玄龄,你看这大明开国皇帝,会认这块前朝的铁券吗?” 房玄龄沉吟片刻:“臣不知。” 画面中,钱怞带着那块铁券,千里迢迢,赶赴应天府。 皇城之内,气氛肃杀。 洪武二十四年的朱元璋,威严更甚。他坐在龙椅上,面沉如水,看着阶下那个单薄的青年,以及他高高捧起的铁券。 “此乃何物?” “回禀陛下,此乃唐昭宗赐予臣之先祖,吴越王钱镠的丹书铁券!” 随着钱怞的回答,天幕上浮现出关于这块铁券的来历。 【钱镠铁券,唐昭宗乾宁四年(公元897年)赐予。上书: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 【钱氏先祖钱镠,保境安民,于五代十国乱世之中,独守东南一方净土,使江南百姓免遭战火。后其孙钱弘俶,为免生灵涂炭,纳土归宋,成就一段佳话。】 原来是那位“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吴越王。 不少文人雅士,心中肃然起敬。 钱氏一族,不仅有功于社稷。 但,功是功,过是过。 唐朝的皇帝,赐的免死牌,到了大明朝,还好不好使?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天幕里那个朱元璋身上。 只见他走下龙椅,亲自拿起那块历经五百年风雨的铁券,仔细端详。 大殿之内,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为钱怞捏了一把汗。 这要是龙颜大怒,斥其“挟前朝之物,邀本朝之功”,那钱家可就真的万劫不复了。 许久,朱元璋将铁券放回盒中,目光扫过阶下的青年,又仿佛穿透了时空,看到了那纳土归宋的钱氏先祖。 他缓缓开口,声音传遍了整个大殿。 “钱镠有功于民,其后人亦知顺天应人,纳土归降,使东南免于刀兵。此等功绩,朕不能不念。” “朕,认了。” “传朕旨意,钱用勤免其死罪,家产归还。但活罪难逃,革职为民,永不叙用。”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天幕内外,更是掀起一阵波澜。 认了? 他竟然真的认了! 以严苛著称的洪武皇帝,竟然承认了一块五百年前,由前朝皇帝颁发的免死铁券! 此时,天幕上浮现出几行分析。 【朱元璋此举,看似破例,实则蕴含深意。承认钱氏铁券,是向天下宣告,大明王朝敬重信义,尊崇有功之臣,哪怕是前朝的功臣。此举足以安抚江南士族之心,巩固统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