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七章 我的一九一九-《文娱试玩》


    第(3/3)页

    制造争议,也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炒作方式,李茹解释。

    韩试很无语,接下来任网上吵吵,都不冒泡了,直到现在的首映礼才现身。

    让赵军带着家人们找位置坐好,韩试跟着黄罍、黄中、陈道中几人走着红毯入场。

    首映礼,用韩试的理解,就如同一个拉人壮威的仪式,也是用来宣传造势的。

    毕竟得以出席首映礼的,多半是友军。

    像发行方和院线的负责人,电影的主创团队,以及少数张紫枫一样过来站台捧场的艺人,最多的是受邀的媒体记者与娱乐大v、营销号、知名影评人,纯粹的影迷观众反而不多。

    听说到场的娱记与营销号、娱乐大v,有些是会收到主办方的红包的,因为他们在首映礼之后会把观影的体验与感受扩散出去,评价上的高低会对观众的观影欲望产生很大影响。

    很简单的道理,如果接触到的信息都说电影好看,观众买票时当然会有选择上的偏向,有些本来不打算看的一听大家都说好,说不定也会考虑走进电影院贡献票房。

    所有人到位后,主持人何火登场。

    首先是电影的主创团队上台亮相,介绍了拍摄时的部分经历和感受,配合大屏幕上播放的花絮,说一些拍摄过程中的细节内幕,顺道透露一点正片里有吸引力又不完整的细枝末节。

    第二个环节是香槟庆祝,由黄罍和黄中致辞,感谢整个剧组演员与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说点电影取得理想成绩的愿景。

    重头戏是后面的记者采访与观影。

    当何火宣布进入记者提问时间,场内瞬间躁动了起来,一个个带着标志的玫麦克风争先恐后,闪光点片刻都没停歇过。

    出于尊重,第一个得到提问机会的记者,采访的是陈道中:“陈老师,我们都知道您对剧本的选择一向很慎重,而且作为影帝眼光毒辣,是什么原因让您同意出演《我的一九一九》?据我所知,敲定您作为主演,很顺利就谈好了。”

    “我是个演员,演戏是我的职业。”陈道中微笑以对,“别说的我多难缠一样,好的剧本我为什么要拒绝?”

    “黄中导演,您也认为是一个很好的剧本,才会很痛快地答应和柿子赞工作室合作么?”

    “当然。”黄中点点头,“不是我自夸,太烂的本子我是不会接的。同时也不得不说一句,柿子的创作天赋真的让人惊讶,很难相信一个十几岁的年轻人,会写出《我的一九一九》这样充满历史底蕴与情怀的剧本。”

    “还有,你们是不是以为主创名单上写着柿子是副导演,只是挂个名,给柿子添加一点履历上的光环和资本?”黄中笑着自问自答,“我负责任地告诉你们,真不是,柿子作为副导演是名副其实的。”

    “虽然经常偷懒,在剧组里找不到人。”黄罍在一边幽幽地说。

    韩试回以求饶的讪笑。

    “我在拍《一九一九》的时候,柿子是给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的,有些情节和镜头,我完全就是照着柿子的想法来的。”

    “柿子说以前从没接触过电影的拍摄,老实说我现在都不太信。电影里的很多场景和画面就像装在他脑子里似的,他对怎么拍出来是比较生疏,可对应该拍成什么样,却比我都清楚。”

    黄中的话明显在捧着韩试,却也把在场所有人的胃口吊了起来,黄中与陈道中话里话外都对《我的一九一九》充满了信心,让不少人都想先睹为快了。

    采访顺理成章地把焦点转到了记者们最感兴趣的韩试身上。

    “柿子,你怎么会突然想到拍电影,是有进军电影领域的打算吗?”

    “你们知道的,我并不是个特别合格的艺人,或者说不是很安分。”在善意的笑声中,韩试继续说道,“所以拍电影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心血来潮,想到就做了。”

    “说到这里,要感谢何黄老师何老师以及黄导,很多人的支持,给了我充分的信任,没当做小孩子的瞎胡闹。”韩试转身重新面对记者,“就像黄老师刚说的,我在剧组大概就是最悠闲的人,期间都有空去旅游了一回。”

    “也像黄导说的,我对于电影依旧是个门外汉。你们可别把我想的太高大上,进军电影领域,听着都有点发慌。”

    “如果非要说一个最初产生拍电影念头的原因,就是之前《那年那兔那些事》引起的不小风波,让我很希望表达一些什么,因而专门挑了个历史正片的题材。”

    “并且现在我们国家的外交天团有多火,在座的都知道,我也想蹭一点热度,就选了个外交上的真实故事来致敬。”

    82中文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