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几日后,官吏送来了赏赐的地契。 在南图岭,赏地常用倾记算。 而实际下发的地契,一倾,也就一亩地。 五百亩,为一千倾。 之所以用千倾,无非只是表面光鲜的说词罢了。 小吏带着李老三,前去认地。 赏给他们的,正好是种粮食那座山的后面那座。 永来镇地界的山,并不算高,只是异常的大。 李老三看着那座属于他们家的荒山,心里就更愁了。 眼愁冬天来了,开荒肯定是来不急了。 只能先那么放着,打算来年开春,一家人把山脚下拾捣出来。 再在护城河边,建上两个小院,落下脚来。 至于山上,看吧!能种多少,就开多少。 …… 日子一晃,临冬前,地里的土豆也都收完了。 虽说,因为时间太短,土豆个头还小,可好在照顾得好,数量挺多。 缴过几成后,堆满了家里半个灶房。 女人们,也在年前,赶制出新衣裳。 一人一身新衣裳和鞋子,包括林楚楚和吴孝远,都算进去了。 虽然还是粗布,可中间,却填了一层薄薄的棉花。 就这些布料和棉花,花了家里近二十两呢! 对于长这么大,从没有穿过这么好行头的李家几个娃,就别提有多新鲜了。 四宝穿着衣裳,不仅医馆来人,跑去问人家好不好看。 就连后院的公鸡母鸡,她都没忘跑去炫耀。 这一年,他们经历了太多,也总算是熬过来了。 大年三十,女人们不仅做了一桌子的菜,还买了几坛子好酒。 大圆桌上,好吃好喝,谈笑风声。 大年初一,刘家管事,刘大拿替刘家老太太老太爷,过来打发小娃们团礼。 按惯例,大年初一,长辈们打发的钱物,是都得好好收下的。 只是,看着那几大车的玩意,别说李老三两口子。 就连赵家和吴孝远,都发愁。 瞧瞧那车上。 一车书,从医理手札,到古籍,应有尽有。 “三公子,我家大公子说了,您最喜之物,定是书籍。这些书可是我家老太爷必生收藏。其中医理手札,是老爷托了好多关系,在京都多地收集而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