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姚晓凤的状况,一个村儿住着,没有不知道的,当初看她抱着孩子,带着一身伤,哭哭啼啼地回了娘家,没过多久,带着更重的伤又哭着回来了,他们便知道,她的娘家是一群什么样的家人了。 那时候,他们也是十分同情这个可怜的女人,她可是真的很倒霉,出生没法儿选择,落在了这样的人家,最大的价值是嫁人的彩礼,嫁人了,却又才出虎穴,又入了狼窝,就没个好的。 如今好不容易出了顾家,娘家又跟个吸血似的,粘了上来。这时看到姚晓凤一改原来的有求必应的温吞性子,学会了拒绝,他们倒是很赞赏这样的行为。 这样的家人,就应该不能惯着。 队里负责分粮的刘队长,当即表示事实如此,在她娘再三强调她要孝顺时,为此作证,姚家老太太也被姚晓凤的话给造了个没脸儿。 “你让我孝顺?可是让我和我姑娘都饿死,去养我那些兄弟们的孩子?我又不是他们的妈,凭什么?我当初被老顾家打成那样子,去寻求你的庇护时,你和我那些兄弟是怎么对我的?差点儿没把我打死,你就是这样当娘的,我真的怀疑我并不是你亲生的,是你在外面拣回家养了十多年。不过,有我嫁人时的彩礼,当还你的养育之恩了。 再说,我从五六岁时便开始干活儿,十来岁时干的活儿已经是和大人差不多了,算来算去,真正让你们养的时间也就是五年而已。 而我的彩礼,买我五年的养育之恩已经绰绰有余了,不好意思,我不欠你什么了,请离开,我还有姑娘要养,负担不起你那一大家子,我是嫁出去的姑娘,也是泼出去的水,不是吗?你不是要儿子养老吗?干嘛又来刮我这个姑娘来?” 村里人都向着姚晓凤,也你一言我一语地数落着她娘,说女儿是她亲生的吗?亲生的能舍得那么打?打成那样子,他们村里人可是不少都看到了的,哪有一堆儿孙,还来女儿家要吃的,她那些儿子是废物吗? 姚晓凤的娘实在受不了这些言论,再也没有来过榆钱村。 爱怜能有这样平静的生活,也托福于她生长在这个相对来说还算平静的村落,她们娘俩儿在没有依靠的时候,还少被人欺负,也得益于大多数纯朴的村民,所以,处在这个年代,能有这样的生活,姚晓凤和爱怜都非常知足,也不容许任何人再破坏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