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塞尔维亚军的炮兵再次来到了阵前,他们的任务是持续攻击已经破损的西城墙争取能将城墙的缺口扩大。但是这个时代火炮的命中率实在感人。 就像奥地利的火炮射程,要比塞尔维亚军使用的老式野战炮远得多。但想要命中塞尔维亚的炮兵,根本是天方夜谭。同理塞尔维亚军的火炮,想要命中城墙的缺口处也是十分困难。 其实就算塞尔维亚军的火炮命中了,意义也不大。因为这个时代的城墙都是双层甚至三层的,而且昨夜守军已经连夜进行了抢修已经修复得差不多了。真正的胜负手还是要看塞尔维亚军是否能登上城墙,并保持占领。 前方的塞尔维亚军很快登上了缓坡,守军的步枪开始射击。由于在缓坡上行进的塞尔维义军没有地方躲避,第一轮射击就有一片塞尔维亚军倒了下去。 接着是第二轮,第三轮...但是塞尔维亚人的努力没有白费,终于有人跳下缓坡带着梯子来到了诺德萨维的城墙下。但等待着他们的是巨型的防御手雷,这种填充了十几公斤的大铁球在空旷地带爆炸是毁灭性的。 侥幸活下来的塞尔维亚军来不及思考,就按照原计划攻城。只不过在梯子上的人要面对两侧墙垛处的射击,就算侥幸能爬上城墙也要直接面对以逸待劳的守军。 一个倒霉的塞尔维亚人刚刚登上城墙,迎接他的就是曼舍尔中尉的枪托。 “白痴,下去吧。哈哈..塔罗特继续扔手雷,让他们知道厉害!” 塔罗特少尉将引线剪短,点燃手雷,双手将大铁球掷了出去。正好命中了一个倒霉的塞尔维亚军人的脑袋,顿时一片血肉模糊。他周围的人还来不及为他悲伤,就四散逃命去了。一声巨响过后,又带走十几个塞尔维亚军人的生命。 见到前方先头部队的惨烈情形,后面的指挥官依然不动声色,命令剩下的杂牌军继续进攻。一枚炮弹落在了杂牌军的阵前,有人想要逃跑被军官掏出单铳当场处决。 剩下的杂牌军见此情形,只能硬着头皮投入战斗。敌方的第二批部队的后方就是塞尔维亚新军,他们跟在杂牌军的后面。从刚才的战斗来看,奥地利军的火力也不过如此。 只要再投入两倍的兵力一定可以突破防线,而他们投入的是之前的四倍。第一批杂牌军的任务,不过是试探敌军火力和把梯子送到城墙下。第二批杂牌军则是作为肉盾,替后面的塞尔维亚新军开路。 其实瓦尔·耶维奇心中十分郁闷,过去他打仗都是拥有火力优势。用大炮把对面轰得抬不起头,不得不出城迎战。然后在从正面把已经溃不成军的敌人彻底碾压,而这一次他不得不顶着奥地利人的炮火。 以巨大的伤亡为代价,来换取攻击距离的缩短。虽然作为炮灰的都是些农奴和他敌对势力的士兵,但是他们也都是塞尔维亚人。瓦尔·耶维奇在望远镜中看到,守军调整了大炮的射角。 没错,奥地利的守军准备以直射的方式阻止塞尔维亚军前进步伐。这一点瓦尔·耶维奇早就想到了,甚至他还觉得奥地利人改变得有些晚。 前线的指挥官立刻下令“队伍分散前进!” 塞尔维亚的士兵分散开来,减小了火炮直射带来的伤害。但是依然有大量的士兵被大铁球串糖葫芦,一时间残肢断臂漫天飞舞。血腥之气,弥散在整个战场。 斯托伊科维奇走在队列之中,看着前方的屠杀不禁心中忐忑起来。但他随即又释然了,正面进攻的部队可有将近一万人。按照元帅的说法,敌人的守军总数也不超过5000。分到这里的可能也就1000多人,自己的运气不会那么差的。 “报告,司令官阁下。敌人的主公方向是西城墙,塞尔维亚的新军已经奔着我方城墙而来。” “好的,告诉他们可以用霰弹(很多书友喜欢说葡萄弹,但是葡萄弹严格意义上说是海军的武器。陆战用的霰弹铁珠要小得多,数量也多得多)了。叫上护卫队,我要去城头亲自督战。”卡雷米回答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