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节:兵败(二)-《流浪在南明》


    第(2/3)页

    会上,秦楚发布第一条命令,命令在外地驻军都撤回黟县和丛山关两地,特别是在祁门的马锡军,以及在婺源的谭功轩军,立即向黟县靠拢。

    工部和后勤部加强对黟县城防的加固,城防军进入一级戒备状态,没有特别通行证,黟县军民不得离开城区。

    在短短三天时间内,黟县和丛山关集结徽州府百分之九十人口和物资,用来对抗清军攻城,王献和刘良能两军被调往丛山关,加强山关防守力量,为此炮营千总严威阳请示秦楚,要不要将炮营调回黟县,用来充实黟县火力。

    秦楚和兵部以及参谋部官员认真讨论,一致认为炮营在丛山关更能够发挥作用,甚至牛光天建议秦楚率领主力撤往丛山关,从防守角度上来说,丛山关比黟县更适合防守大兵团进攻,秦楚也有些举棋不定,黟县作为新兴城池,很多设施并不完善,站在防守角度上来看,黟县不仅不利与防守,还容易被清军逐一击破,秦楚还在观望,看看金声恒能否力挽狂澜,利用时间差击败叶臣。

    秦楚在观望的同时,在泾县郭渊接到消息后,立即和关培传以及吴阿楠决定退兵,三人带领残军在撤退前,惊讶发现又有一只清军运粮队从太平府而来。

    许汉鼎作为投降将领,自然想立功表现,好在未来主子面前留个好印象,他极力劝说郭渊等人,在撤退前干一票大的。

    这一次清军运粮队仍旧是费宪带领,只不过这些他把太平府地方守备力量也带过来,拼凑一只两千人杂牌军,以及三千民夫,用独轮车和骡车,驴车运送四十万斤粮草到前线,

    他接到最新快马传递李栖凤最新指令,命令他将粮食运往在丛山关对面刘良佐军中,以免长途跋涉被明军偷袭,李栖凤对许汉鼎情况也不确定,他命令亲兵去泾县,调动许汉鼎和刘良佐会师,结果一去无回,李栖凤立即判断许汉鼎投敌,金声恒有可能投敌,他命令刘良佐在接到粮草后,立即挥军攻占泾县,不管许汉鼎持什么态度,先攻下泾县再说。

    刘良佐接到命令后,大喜,他也不管许汉鼎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都要挥师北上,把许汉鼎灭在泾县,灭掉许汉鼎,就像灭掉余永绶,在满人那里一家独大,岂不美哉?

    刘良佐立即骑兵杀向泾县,从丛山关敢赶往泾县,最快需要一天一夜时间,清军运粮队距离泾县只有半天距离,郭渊几人商量后,觉得可以试一试。

    吴阿楠几乎失去所有兵马,只有十六个部下跟着他,被郭渊安排去往铜陵,劝说金侍郎发动全城军民立即撤到徽州府,吴阿楠对这个任务,只能无条件接受,谁让他失去直属兵马,在明军中已经说不上话。

    吴阿楠带着十六个士兵前往铜陵,郭渊和关培传各带一千兵马,也不再泾县等候,以许汉鼎残部为先锋,直接杀向清军运粮队。

    费宪在运粮队中间,这里距离泾县已经很近了,在队伍前面前锋都可以看到泾县县城,突然有部下骑马向他跑来,说道:“报,将军,前方有大量不明军队出现。”

    运粮队出现不同程度骚动,费宪命令全军做好防备,军队在车队外围保护,民夫护在车队周围,命令是下达了,可是执行情况不容乐观,这只军队是他从太平府各地东拼西凑来的,面对如狼似虎明军,吓得面无人色,费宪骑着高头大马,看见明军阵前,一员虎将骑着战马飞快杀来,一看竟然是许汉鼎他,惊讶的喊道:“许总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