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朝堂政变1-《请君归》
第(2/3)页
只可惜,戏还得唱下去,才能有更丰富的收成;齐铭阴沉着脸不发一言,忍皇帝之不能忍,图他人之不敢想。
谢谦自命外戚佞臣,连他这种人都看不下去了,立刻出言相讥:“苏学士无私之名何以人云亦云啊?敢问大理寺,是如何查证黑水寨余孽乃陛下所豢养的?”
谢谦能猜个大概,奈何手还是太短,不知其全貌,反正他不是奔着在朝堂上能怼过苏氏两兄弟去的,他重武力,大不了就屠苏氏二人,然后甩锅、让别人去顶罪。
大理寺少卿苏耀早早的被齐延从刑部领了出来,大理寺的手段可不比宫里的少,这出大戏少了他,怕不是会就此没戏了;苏耀抱礼道:“臣从北门卫抓获六人,这六人已供认不讳,这是证词与签押;经臣深入调查,北门卫真实人数与向兵部上报的人数大有不同,足足多出千人,户部拨出的银两没有差错,北门卫拨出的银两却比户部多上许多,其饷银刚好够那千人分发用度,其银两并非空穴而来,乃殿前指挥使李硕在凉州钱庄周转的私户……”
“陛下,冤枉!”李硕跪得倒是干脆,不过也好,还能有个替齐铭顶罪的人。
说实在的,齐铭登基以来曾两次向苏氏寻要财物,他的确是在养兵,北门卫只是一小部分而已;而苏氏支取的财物皆出自凉州,这一手暗箱操作十分得当,用自己人诬陷李硕,万无一失。
“苏学士,大理寺既查到李指挥使头上,你为何要牵扯到陛下?敢问你是何居心!”沈均逮着机会对苏焕就是一顿死亡质问,他激动得差点把笏板给摔了,如果能把风向带偏,还能缓解缓解齐铭的压力。
苏焕冷面甩袖,这会儿是礼也不奉了,连带着笏板插放腰间,义正严辞道:“沈侍郎无非就想骂苏某一句大逆不道、不敬君主,苏某是北渊的臣子,指出主君之错乃北渊臣子应尽之责;李指挥使可是陛下的心腹,上行下效,陛下无过并不代表没有责任!”
苏焕站在为臣者该如何的制高点责批帝王之错,俨然一副不容侵犯的样子;然而君子之腹易有小人揣度,谢谦最看不惯的就是这些个正义凛然的话,如果他要做谋逆的事,他决不给自己打幌子、戴高帽。
谢谦白眼一翻一盯,讥讽道:“都说锦安的老臣虚伪,忠贞的面皮下竟有着一颗凌驾天子的心啊!”
如果能这么吵下去、多吵一会说不准真能败一败苏焕今日的气焰、拖一拖事情进程,朝堂上的事情进行不下去,齐延发难就没有完整的理由,可不就能证实齐延是处心积虑的谋夺权位吗?
记得昨天谢谦还和沈均吵得不可开交,今日怎就开始同仇敌忾了?齐延蹙眉,鞭策道:“本王看苏少卿的话还没说完,你们嚷什么?打-炮仗一样,礼法规矩都喂狗了吗?沈侍郎不妨去越州历练历练,好让自己同化的彻底一点,不伦不类实在不像话。”
表面上骂的是沈均,这可是连同越州一并给骂了啊!谢谦怎会听不出齐延这是在指桑骂槐,但他也不太敢造次,上次从指挥使的位置上被贬下来才不过三个月,这次若再治一个御前不敬之罪,岂不是不用在锦安混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