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郭立荣清清嗓子:“今天虽然在这里忙活搬家,但是很多工作也不能停,大家在这里凑合一下。 “我们先来听一听对于楼上失火情况的调查。” 投影仪亮起,一些照片展示出来。 鉴识人员站起,走到前面:“根据上一份消防给出的调查报告,当时认定的起火原因是多个拖线板串连导致短路。 “在现场的勘探中,我们确实也找到了两个拖线板留下的痕迹,而且起火点也确实在此处。” 照片变化,就连田常都能看出,焦黑的痕迹之下有两个方形的轮廓。 好在创业园方面没有管失火后的现场,这才在几个月后,依旧能看到当晚的情况。 两个拖线板次第排开,确实是串连的样子。 “可是,我们认为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不大。” “怎么说?”郭立荣及时给予回应,“不要因为是支配者提出的质疑,而没事找事。” 他非常的严谨,任何推论都必须站在可靠的证据之上。 “由于切分音工作室是大学生创业项目。因此,获得了一些特殊支持。 “他们的一些设备是由创业园方提供,所用的拖线板和电脑也是如此。 “我们找到了杨琴向创业园提交的申请表和创业园的采购单。 “通过对比设备编号,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 “切分音工作室使用的拖线板,是全新的。 “尽管使用方法不当,但是想让新拖线板燃起来,依旧是一个几率很小的事件。” 郭立荣点头表示采纳:“有点道理,还有其他的作证吗?” 鉴识科人员接着说道:“还有,就是火势。 “如果是从拖线板起火的话,火焰在明处。肯定会在第一时间察觉到情况。 “我们回到当时人员的心理,创业初有成效,且房间内还有大量价格不菲的乐器。 “第一反应应当是在火势还能控制的时刻,全力扑救。 “但是,我们找到当时的一些现场视频,杨琴她甚至连手机都没有带上。” 视频播放,确实能够看到杨琴在向消防队员借手机通知朋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