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听了李牧的见解,宫宝森手中的茶杯已捏成碎片,可想而知他心中的激动。 李牧说中了他的心思,可谓是人生知己。 “说下去,说出你的想法,从你身上老夫看到了中华武术的崛起。” 宫宝森神情激荡,已经掩饰不住。 “别人都以为你来佛山隐退,是强龙压境,欲一统江湖。” “可谁知你心中的为国为民?现在两广闹自治,意味着南北拳分家,武林分家,一盘散沙。” “为了武林团结,你从东北来到广州,名为隐退,实则不过是想找个南方武术界有威望之人搭手,让其维护中华武术界统一,防止分裂。” “宫老爷子这份忧国忧民的觉悟,是我辈武者的楷模。” 咔嚓! 宫宝森手中的茶杯被他捏成了齑粉,他激动的站起身来,久久不能平复。 正所谓知己难寻,他心中的苦闷实在憋屈太久,没人能懂,没人明白。 他一直都在默默背负,今日终于见到一个懂他之人,就算他养气功夫再好,此刻也是激动莫名。 这趟佛山没有白来,遇到李牧可谓是收获巨大。 “好!好!好!。”宫宝森激动的拉着李牧的说道:“你这番言论当真是字字珠玑,你是懂我之人啊!” “宫宝森,真没想到你眼光如此长远,比起你,我真是自惭形秽。” 姜老抽了口旱烟,看向自己这位老友的目光也充满了钦佩。 说到底,姜老活了大半辈子心中也有门户之别。 若不是李牧出现,这五步断魂枪的绝学估计也会被他带到棺材里。 “哎!南北武林这方天地的规矩太多,胜负心太重,我一直提倡南拳北传,北拳南下,就是想打破几百年的规矩,让江湖武林放下门户之见,可说出来容易,做出来实在太难。” 宫宝森呐呐自语,言语中充满了无奈。 “牧小子,你心中的‘见众生’说来听听。” 姜老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听听李牧的独到见解。 谈到见众生,李牧沉默了片刻。 他在沉思,这个问题很难,很多老前辈一辈子都没弄明白。 其实这个问题李牧也不太明确,今天只是把自己的见解说出来,倒也没什么。 身为现代人,李牧的思想并不守旧,再加上他修行的拳意精神,本身就是无拘无束,天马行空。 所以,他没有武者所谓的各种规矩,也没有敝地自珍的想法。 “我心中的众生,就是人人平等,只要有一颗虔诚的心,只要想学武,我就会教。” “灯火相传,心心相印,武道传承,没有门槛,人人都可学。” “我辈武者传承,不该看资质,看背景,各种规矩讲究,真正的武学没有秘传和绝招。” “我希望自己成为燃灯者,让芸芸众生都能传承武道,只要有心,哪怕是乞丐也有学武的权力。” 李牧微微一笑,将自己的想法说出。 “哈哈,说得好!说的妙!”宫宝森哈哈大笑,声音中透露着畅快:“这次南下,不枉此行。” 说着,宫宝森重新从桌上拿起一杯茶轻轻递给李牧。 这是感谢李牧为他解惑,解开了困扰他许久的问题。 宫宝森身为一代宗师,从小受老一辈武者言传身教,想法已经根深蒂固。 他能够放下门派之别,促进南北拳的交流,为了南北不分家而劳碌奔走,思想境界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人。 但让他将自家武学传承与外人,这一点他没想过,也不敢想。 今天李牧的一番话,如醍醐灌顶,让他茅塞顿开,何为见众生,在他心中已有了定数。 人有规矩有私心,但武道传承不该有,只要人人都可习武,互相进步,何愁中华武术不能长盛久远。 “再过几日,中秋之夜,我在金楼举行隐退仪式,到时候李牧你一定要来。” 宫宝森满面春风,精神奕奕,眼神中闪过精光。 整个人的心境好似更上一层楼,在阳光的映照下,仿佛金光万道。 而李牧经过这番长谈论道,也觉得心境上有所增长,这是精神上的感悟,十分难得。 武道心境上的修为更进一步。 “见众生,见天地,见自己,返璞归真,成就真我,听了你们一番言论,我受益匪浅。” 姜老眯着眼睛,看了眼太阳,阳光入眼,让他眼眸绽放光华。 这场座谈,李牧受益匪浅。 回到帅府以后,李牧搬了把躺椅,静静的躺在院中,闭目养神。 他的气息悠远缓慢,每次心跳,似乎都比常人要慢上一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