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姜已》
第(2/3)页
细绵笑而不答,只见郑重于其中。
沸水如鱼目,微有声,为初沸,弃其上有水膜如黑云母,饮之则其味不正,缘边如涌泉连珠,便为二沸,于茶放于壶内,悬壶高冲,春风拂面,后取出一瓢沸水,淋于壶上,取两盏杯于案,复沸水出浴,初洗之茶倾出,复之有顷,所出水止之,而育其华也。
音爻斜靠于凭几,欣赏其之艺所展行云流水间已有道无仪、天人合一之境。
点斟于盏,三指扶杯,递与音爻。
音爻接过,观其三色,汤清面嫩,以重凝其下,中浮其上,为上佳,喜其幽香且有三味可闻,一为初时嫩香,二为同源染扶臾花香,三为其本粽香,为隽永也。乘热连饮之,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叹道:“细绵,于茶一道可为师矣!”
细绵起身为其再斟,笑道:“大人严重了,只不过谷中无事,闲来解闷罢了。”
“你且太过谦逊了。”细品啜甘,道:“圣女此时有何变故否?”
“不曾,只是于日光下,已初现紫眸,但因无从解释,便一直瞒于她。”
“此事瞒过一时,不可一世,现今只于日照之下现,却等此后金环出又当如何,此事不可拖,若其自行发现,存疑于心不妥。”
“如此,我便于今日对她讲明,可如何说词才为上策?”
“罢了,你此时讲起已无圆说之法,还是稍后我来与她说吧。”
“是,谢大人。”细绵作揖道。
“那眸子是否出谷便开始变换的?”
“是,出谷便有些许,后与司马小将军会合时,已显现,其因也是看见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