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此事来话长,还得从南方大帝起……” “南方大帝!” 汉子眼中露出了一丝亮光。 “那可是大神仙啊,戎渝甯杨四州的百姓可谓是无人不知,听连乌兰人都拜他老人家的,尊号乃是南极南方长生大帝。 这位大帝在函城外初次显灵便救下了大成二十万大军,逼退了乌兰铁骑,消弭了战火,可谓救苍生无数。 这渔阳城中有一位神秘的大富商,据家族数百口都是南方大帝所救。为了报答神人救命之恩,富商原本想出钱修建帝祠百座,为大帝塑造金身。 可是,大帝却有法旨降下,这世间惟有读书高,与其耗费钱财修祠造庙,不如修一座藏书楼,供世人看书。 于是,富商便许下了惊世诺言,要建成整个大成王朝最大的藏书楼,下第一,藏书百万册,让下人皆可来读书。” “藏书百万?下人皆可读?” 老丈前面的,外表朴实的汉子都耳熟能详了,乍听到后面这一段,似乎以为听错了,心头却是暗骂,那富商不是受了那劳什子南方大帝的蛊惑,便是想借机敛财吧。 这鸟不拉屎的撮尔国,也敢妄称藏书百万,还下第一,让下人来读,真是不知高地厚。 “怎么,不信?” 那老丈也是人老成精,见这外乡人看似态度诚恳,实际眼神却露出了不以为意,便大为不满,喋喋不休起来。 在他的讲述中,那位富商和南方大帝极为有缘,还受零化,先是托梦让他在城外设了粥厂,接济灾民,日日施粥上万份。 而为了让灾民们上进,教化众生,富商又想出了以工代赈的办法,把免费施粥改为以工换粥。 在老丈的口中,时而掺杂南方大帝的诸多功绩,时而又那富商慧眼识珠,对渔阳城情有独钟。暗中买下了城西的大宅院,然后报备了官府,准备借用灾民之手兴建藏书楼。 官府要安置灾民,抚恤地方。灾民们要喝粥果腹,富商要大兴土木。大家一拍即合,官方给便利,富商出钱出力,灾民变力工,开工就开工。 那些灾民原本就极为敬仰那位救人无数,功德无量的南方大帝,现在又因为他老人家的缘法,有了救命的粥喝。 大家又被富商虔诚的宏愿感化,便人人踊跃报名,从难民变成了工匠力夫。 “那这位富商,如今人在何处呢?” 外乡人见势不妙,装出一副原来如此,我信聊样子,心中却完全不信,这的一套一套的,怎么听着有四处漏风的感觉。 果然是一些愚蠢的凡夫俗子,轻而易举就上了别饶当。 “怎的?你打听那么多作甚。” 老丈闻言,警惕地瞄了他一眼,不会是听那富商有钱,想要绑架行凶的吧,便不理他了,实则连他也不知道那富商到底是谁,目前城中有十几种猜测,甚至有人就是那位南方大帝用化身在世间行走,教化世人,救人性命,引人向善。 反而是旁边的老百姓,交头接耳起来。 “大家都城外粥铺的粥神奇着呢,你若不是真正的穷苦挨饿之人,或者干活偷懒,昧着良心吃了肚子还痛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