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正在台上滔滔不绝的讲的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头,也许这段话他每堂课都会说,听课的学生不复初次听到的热血沸腾。 老头的眼里没有一丝负面情绪,依旧有板有眼的讲课。 不愧是顶级学府,讲课都是深入浅出。 生涩的文言文自他的口中讲出,如白话一般,生动形象。 出于尊重的心里,林典就这么静静地站在门口听着。 老头的话给了他很大的思考空间,时代在不停地进步,人类最优秀的地方莫过于对环境的适应速度。 易学的确除了先天八卦,后天八卦都是经过几代人不断完善才总结出来的。 既然古人能总结出《连山》《归藏》《周易》三本易经,未来是否可能总结出新的易经? 那修道是否也能另辟蹊径? 林典只感觉脑海里各种灵感如烟花般绽放,陷入沉思。 “同学!同学?” 不知不觉中下课铃响起,老头走近站在窗外发呆的林典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声呼喊。 “嗯?” 思绪被打断,林典悠悠转醒,歉意地看着老头。 “同学对周易有研究?” 老头刚才讲课时就注意到他听得如痴如醉,现在年轻人对传统文学有耐心的不多了。能听懂的都有些基础。 再一方面老人家活了这么多年,眼力自然不差。林典的衣服虽然不是传统道袍,但制式仍然秉承着道袍的风格,于是试探性的打听。 “略懂。” 本着华夏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林典谦虚道。 老头闻言面露喜色,古文系本来就属于比较偏冷门的专业,易学专业更是冷门中的冷门。 整个易学专业,只有他这么一个班,见猎心喜之下,拉着林典走进教室坐下探讨。 “同学,你怎么看待我刚才的说法?” “可行,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