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看出来归看出来,鲁霸毕竟是主帅,人家想保儿子,他们也不能硬顶着干。 再加上众将中也有不少和鲁家哥俩亲近的,不忍鲁方连受难,便主动站出来求情。 有鲁家亲近将领这么一带,其余人虽然心思各异,但也都或真或假的附和了几声。 一阵求情下来,鲁霸也顺坡下驴,以大战之前不宜杀大将为由,暂且留了鲁方连性命,让其戴罪立功。 ………… 鲁家大爷的命暂且算是保住了,但晋军入城这个事,还得有个结论。 现如今,因为晋军刚刚进城,没有站稳脚根,对城内周军的攻势还不算凶猛,眼下周军各部还可以勉力抵挡。 但这不是长久之计,随着晋军入城时间越久,梳理清楚了城中局势,必然会对晋军发动猛攻。 周军人数虽多,但士气战力远不如对方,守城都尚且将就,一旦巷战发挥不出兵力优势,战绩恐怕更糟。 更重要的是,晋军在城中可不是孤军奋战,满城百姓对周军恨之入骨,如果这些百姓趁此机会对周军进行报复,那周军本就捉襟见肘的局势将陷入噩梦。 巷战,很大程度上依托得了就是地形阻击,而如果晋军有熟悉地形的君县百姓带路,那这仗打个屁。 所以,不少周军将领都觉得和晋军打巷战实属不智,这样会生生拖垮了周军的兵力优势。 可不打巷战,那剩下的选择就不多了,要不就是撤退,要不就是拒守县衙和晋军死磕。 并且,如果周军在县衙和晋军死磕的话,因为县衙承载不了数万周军,所以绝大部分周军还是要出去和晋军巷战。 如此兜兜转转,事情又回到了原点。 周军是打?还是……撤? ………… 看着下边炒成一团的周军将领,鲁霸脑子都要炸了,最后以主帅的身份决定了作战方略。 周军背靠东城,以县衙为桥头堡,和晋军展开阻击战,不求战果如何,为的就是把颜魁拖在君县,以防止北陵晋军认为君县已失,放弃和周军和谈。 说白了,鲁霸的打算很简单,他要在君县和颜魁磨时间,能磨多久磨多久。 反正他一日不撤出君县,君县就不算失守,而颜魁部也会被他牢牢钳制住。 当然,为保万一,鲁霸也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就是东城,一旦他们不敌晋军攻势,周军就可出东城撤退,退往北陵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