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挥剑似刀的男人-《向天借道万万年》


    第(2/3)页

    老人便也不勉强,算是接下了这份不算重的谢意。站在船头,其实风景又是一番别的味道。

    飞舟下多是一片漆黑,船头却是始终砥砺前行,就如同水中行舟,又如划破黑色纸张的剪子。

    瞧着单双看的入迷,老人便拍了拍旁边的座位,单双顺势坐了下来。

    一个破布鞋的年轻人,一个邋里邋遢的老船夫,似乎怎么看,都挺像是一个屋里的人。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跨洲隧道虽是通路,可其中,浮沉而下的跨洲飞舟不在少数。”老人喃喃自语。

    单双听在耳中,瞧那船下的黑幕,似乎也没看出什么名堂,问道,“这跨洲隧道何方为顺?哪方是逆?”

    老人无言,对牛弹琴,不在一个层次。

    单双又是突然一笑,“老先生一看就是学了书,求个道理,目光所见处,都是道理。”

    老人转头,算是有了乐趣,单双继续道,“逆水行舟,确实不假。但真要求解,无非是难易问题。难为逆,易为顺,于是,便没得解,自求苦恼。老先生若是想知道是逆是顺,不妨去船尾看一看,不是一眼望尽?”

    或许觉着道理不够,单双不由得想起了自家老师,道。“我老师跟我说过一些道理。世人总是瞧着前路难,于是走一步,叹气半天,总是没个劲。其实不如多跑几步,以个好结果,再回头看,皆是苦尽甘来。”

    老人神色怪异,质疑道,“这话真是你家老师说的?还是你小子胡编乱造的?”

    单双不由得挠头,“这有何重要?读书人就应该求个道理,想成为读书人,便该学好道理。”

    老人摇头,却是起了身,走向了船尾,随带道,“为表你诚心的谢意,帮我看着这小铃铛。若是响,便打开屏障。”

    单双自是点头,道了声,“乐意效劳。”

    飞舟一直前行,即便是有了跨洲隧道,仍然是用了三天的时间,才到达了另外一座主城。

    若是在大世界里,没个一个月的功夫,怕是很难赶上。加上那匹如今在飞舟下部呼呼大睡的毛驴,怕是又要拖个半个月的时间。

    好在这飞舟运送的货物不在少数,包括一些奇兽,不然又是一桩麻烦。

    飞舟在这座主城停留的时间并不长,单双也终于是瞧见了这飞舟飞升的瞬间。

    那一刻,如小山骤升,轰鸣声如天地初开,下一刻,便是眼耳一花。

    原这世间最美的美景,便是那梦中场景。

    等单双从晕乎乎中醒来,一向严肃古板老人却是笑得不亦乐乎。

    这飞舟的“世间最美景色之一”,也不知道是骗了多少无知人,苦了多少碎心梦。

    单双无奈,虚弱中,只能是靠在船头,百般后悔没回房间内,非得瞧一瞧这世间美景。

    果然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就是这“美景”,也挺骇人!

    出门的玉仙子,瞧了一眼单双,嘴角也是勾勒起了微笑。想他自己上踏这飞舟第一次,何曾没吃这样的亏?

    从大世界跨入第二世界,那种强大的冲击力难以言表,除非是造化境强者,不然很难安稳的站在这泊案甲板之上。

    至于单双,还未破尘门。自然更是要吃些苦头,好在飞舟屏障还在,倒也不至于受个什么大伤。

    缓过神,单双又在船头看那本四季全书。

    此书的涉及之广,单双简直闻所未闻。单双手里有些挺好的收藏,包括老师自己的江湖趣事录、左转仙魔录,先生的东山集、黄婷十二台,其实都是囊括了诸多的学问和道理。

    单双将自己抄录的一份还礼送给了清水先生,只是单双这一路来,没能抄录完毕,只能等下次再给清水先生补上。

    单双唯一没有想到的,就是清水先生居然认出了那是老师的书。爱不释手,便约定下次回岭南主城,再去那片山竹林,与清水先生一谈道理学问一事。

    除此,还送了单双一枚玉佩,是得之单双将去水天一色,送出的信物。

    而这本四季全书,与老师、先生的书相比,其实并无优劣之分。真要论个好坏,都是单双心中的上上之选。

    不论是书法还是文笔,皆是让单双耳目一新。

    最重要的,便是其中夹杂的诸多世间事,多是单双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对个人见识的增长不在一两个层次。

    想来,清水先生年轻时,必然也喜欢行千里路。

    年轻人,总是爱些热闹,那便多走走,其实也是一种求学。

    单双又取出了宣纸,一笔一笔抄了起来。不仅仅是认真增识,更是描摹清水先生的书法。

    其实单双是挺开心的,清水先生一句书法基本尚可,其实就是一句很不错的赞赏,对单双而言,更是一种少得的兴奋。

    清水先生的书法,单双是很仰慕的。就仰慕这一点,不少于账房先生。

    再一个,这本四季全书,虽是清水先生所送。但如此贵重之物,单双想着还是下一次回这山竹林时,能还给先生。

    或许又会有那么一个有缘人,能够得到这本囊括四海的奇书。

    再想着自己的小册子,本以为已经有些底蕴了,可再看先生、老师,才知相差之远,不可估计。

    老师的意在众生,先生的博览四海,都不愧于读书人三个字。

    可敬、可佩、可尊。

    或许再走那么十年路,依旧是只能仰望。但单双还是很期待,至少十年后,他或许能瞧上那么一眼背影。

    前提,自然便是他能在此路上不断向前。老船夫其实说的不错,逆水行舟,学问一如此。

    玉仙子瞧着那让出船头位置,自去了船尾的沙老,其实心中的诧异远比那柄青铜长剑的出现更多。

    至从她认识沙老开始,似乎那个船头的位置,便只是沙老一人的专享,风雨不动,波澜不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