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老姜头-《良缘鸭定》


    第(3/3)页

    杜梅不知道周氏把她恨得咬牙切齿,扎完针,她就给老姜头送松花蛋去了。

    走到射山镇的时候,杜梅突然想起来上次轧皮棉剩下的棉籽,经介绍拖去油坊榨油,已经隔了好些日子,按说早该榨好了。

    她在荷包里翻找出了凭证,掀帘说了一声,石头掉转马车,拐去油坊,许是十担棉籽实在罕见,时隔这么久,胖胖的老板居然记得杜梅,见她来了,便从油腻腻的榨油作坊里出来了。

    “按您的要求,五十斤一桶装着,共六桶半,还有这些油渣。”老板擦擦手,指着角落里一块油布盖着的油桶和两三个大麻包。

    “正是太感谢了,这是榨油钱。”杜梅着意多付了点钱,油桶和这些日子的看顾都是要钱的。

    “哪要这么多,只这些就够了。”老板倒是直爽人,只点出自个的工钱和油桶钱,其他的都退给了杜梅。

    “你瞧,我的马车一时装不下这么许多,我先将油运走,油渣下次再来拖,暂放在这里,少不得再麻烦你几日。”杜梅接过钱,与他商量。

    “没事,不麻烦,你且放着吧。”老板不以为然地答应了。

    石头上前将油桶悉数搬到了马车里,七只大桶,几乎将车厢占满了,杜梅抱着松花蛋坛子坐在前面的车架上。

    老姜头见杜梅久不来,有些心焦地在铺子门口徘徊。

    “这是怎么了?”他看见车架上杜梅的脸被吹得红扑扑的,有些意外这么冷的天,她为什么不坐在车厢里。

    “我车厢里装着棉籽油,没处坐。”杜梅笑着说,将坛子递给迎上来的伙计。

    “棉籽油?这可是不多见的,到庙里捐功德最好了。”老姜头说着转到车厢后面张望了一眼。

    “这么多,足有三百斤吧!”老姜头惊讶地说。

    “我留着点灯呢。”杜梅走过去说。

    “孺人说笑了,三百斤油,庙里的大海灯日夜不歇,一年也点不完呢。”老姜头笑。

    “我有好几处要派。”杜梅想着要送些到山庄上给杜钟他们用,还要送给杜树大丫家里,义学堂里也要留一些。

    “像棉籽油这种烧起来无烟无尘的,点一晚上也耗不了一两油,十户人家点一年才能用的完,你不如卖我两百斤吧。”老姜头的一个老主顾想要到庙里点海灯保平安,一直苦于买不到好油。今儿老姜头偶然见到杜梅的棉籽油,哪里肯就此放过。

    ————

    云梦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