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食盐--一路妖魔鬼怪吃唐僧肉-《南明鼎革》


    第(2/3)页

    但另一方面,只要每升盐加价2钱,因为食盐销售严格按照户籍实行“计口售盐”,每月即可多得6000万钱,远超过每月30钱高额人头税带来的收入。

    在汉武帝时,通过桑弘羊推行食盐民产,官运,民销等专卖制度,为抗击匈奴带来大量金钱。

    虽然隋朝有废弃食盐专卖制度,到唐朝末年方重新施行盐铁专卖制度,经过数百年发展,盐赋成为仅次于田赋丁赋的全国第三大税赋。

    在明朝的时候,蓬溪、郪县、遂宁等各地都相继发现盐矿,当地民众开采,然后卖到各地州县去。

    在东方小的时候也曾经多次听爷爷谈起在年轻的时候曾经到蓬溪挑盐来买,可以说在交通不太发达的明代遂宁食盐保证了整个川东北食盐供应。

    现在控制了潼川州六县(蓬溪、射洪、潼南、遂宁、乐至、安岳)之后,这天潼川知州秦民汤召集八大盐矿矿主,潼川州四大盐商,几个私盐头子来到衙门。

    现在看到会场上竟然同时出现盐场主,出现盐商,出现私盐贩子,不要说这些人,就是旁边的衙役也感到气氛紧张到极点,有的甚至紧握着手中的板子,稍稍不对就冲过去痛打一顿。

    大家互相用眼睛鄙视着对方,如果不是身处衙门之中,可能有的人已经冲过去扭打在一起,而就在这时一个衙役高声喊道:布政使大人到,大家请保持安静。

    听到这些,这些人连忙整理了一下衣裳,看到杨麟走过后抱拳问好(明朝不同于清朝,人都有相当的人格的)。

    杨麟转过身,看着众人笑道:“大家请坐吧,大家可能也知道我的口头禅是税赋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作为地方官就应该为民众争福利啊。

    各位,这两天我看史书,有一点感到非常不明白,现在特的向各位大家请教。

    《宋史?通货志》说宋朝盐引每张,价6贯,也就是每引相当于需要6两银子的税赋,每斤食盐北宋要缴纳要缴纳30文铜钱作为税赋。

    我大明将全国分为10大纲,每纲盐引为20万引,每引食盐重量为300斤(大引)。

    万历四十五年时改为纲盐法,官府不再干预盐务,只管抽税,一小引盐(200斤)只需要缴纳2两银子,每斤食盐10文铜钱,远远低于宋朝水平。

    大家说说,我大明官盐是不是应该卖得比大宋低?”

    众人一愣,对古书大家没有研究,但杨麟既然这样说,大家都纷纷点头道:“大人,我大明皇帝体恤我们商人采取轻徭薄赋政策啊,大人,我大明施行仁政啊。”

    杨麟乐呵呵一笑道:“是吗?朝廷既然如此善待我们商人,我们商人也要善待普通乡亲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