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谢长渊在凉亭里煮茶。 一夜大雪,早晨放了晴。 湖边难得无风,只有湖面冰凌如镜,沐浴着阳光也未有融化的迹象。 从前这种天气,他必然会同谢南辞一道练枪。 大冷的冬日,练出一身汗水,才叫酣畅淋漓。 只如今到底身子骨不如当年了,那枪舞不起来,也再无人陪他练枪了。 不止无人陪他练枪,连陪他喝茶的人都没了。 谢南栀有一手好茶艺,未出嫁前,他房中的茶,向来都是谢南栀亲自奉。 刚刚桑柳来了一趟。 在他面前哭求。 “老爷,老爷万不可再逼娘娘了啊!” 桑柳不再是当年那个跟在谢南栀后头鬼鬼祟祟的小丫头,在宫中多年,已然有了几分中宫之人该有的气势,哭起来却依旧梨带雨:“昨夜娘娘见过小殿下,彻夜难眠,好不容易睡去,刚刚奴婢收拾妆奁时才发现……才发现……” 桑柳呈上了一封信。 或者说,是一封遗书。 水已经开了,谢长渊却未搭理,而是将那封“遗书”打开,又看了一遍。 “阿煜: 善待谢氏。 善待宥儿。 欠你诸多,来世再偿。” 嘉和帝名讳楚煜,多年不曾被人唤过了。 原是昨夜她将罪状全部拢到自己身上,准备以死谢“罪”? 竟将她逼到了如此程度么? 谢长渊将那一纸信笺放入火炉,火苗窜起,将它寸寸吞噬。 最早得知裴宥的存在,谢长渊是愤怒的。 中宫所出的嫡长子,照当年谢氏在朝堂的地位,照那小皇帝对谢南栀的宠爱程度,必是出生即封太子,尊贵无匹。 谢氏一位当朝首辅,一位皇后娘娘,一位骠骑大将军,再来一位太子殿下,将来谁还能挡他谢长渊的道?! 可他那个向来循规蹈矩的女儿,竟然任何人都未知会,默默将他送走,叫那昭和公主得了那么多年的宠。 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可愤怒之后,身为谢家家主,他不得不为谢氏的未来考虑。 小皇帝今非昔比,谢氏的权势,也远不如前。若他拿着谢南栀偷龙转凤说事,治她的罪,治谢氏的罪,谢氏大难临头。 因此他第一个决意除掉的,便是王氏夫妇。 当年谢南栀安排人将裴宥送往岭南,原是将一切打点妥当。可她未料到岭南边境战乱频发,更是常有疫症肆虐,不到半年,那批护着裴宥去岭南的人就全部失联。 王氏夫妇说是在裴宥四岁时将其收养,谁知是否有所隐瞒? 况且,有这样一对贫贱的养父母,对裴宥而言,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死了反倒给人留个念想。 第二个,自然是温庭春。 谢南栀在他的逼问下,将当年的事情和盘托出。 她竟容忍一个亲眼看着小皇子被抱出皇宫的朝廷命官活到今日,甚至活到了眼皮子底下,成了鸿胪寺的四品官员! 是在什么时候有了别的心思呢? 大抵是裴宥在江南督建学堂返京述职时。 那日他正好去后宫看过谢南栀,出来便撞见他们杀伐果决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亲自站在勤政殿门口,目送裴宥离开。 那眼神里满满的骄傲与自豪,满满的期许与翼望,犹如一把利刃,狠狠扎入他心口。 他曾经也是那样看谢南辞的。 他年纪轻轻的小儿子,十五岁征战沙场,十七岁屡立奇功,十九岁得封骠骑大将军。 人人都说他谢长渊是谢氏百年来最有成就的一位家主,他不这样认为。 他的南辞,论武,枪法早早在他之上,论文,三岁能诗七岁成赋,若去参加科考,未必会比那些状元们差;他甚至一手带出谢家军,杀敌无数,建功无数。 他才是谢氏的希望! 可这样一颗耀眼的星星,年仅二十五便陨落了。 在外征战十年,他甚至都无暇成家,就那么孤零零地死在了北疆战场。 谢长渊不服啊! 在南疆待得好好的,为何偏偏要将他调去北疆? 那场战役明明胜了,为何偏偏他的南辞死在那里?! 是那小皇帝故意为之。 是那小皇帝动了手脚! 谢氏势大,他忌惮已久,他怎么能容忍谢氏再出一任比他谢长渊还要耀眼的家主? 谢长渊无比笃定。 他征战无数的南辞,怎么可能死在那样一场不起眼的战役中? 是他们被人算计了! 可如今算计他们的人,竟然得偿所愿的有了一个拔萃出群的嫡长子。 他不反对让那孩子重回太子之位,但想要父慈子孝? 他偏要他们势如水火,反目成仇。 这才有了他之后探寻“小雅”,和探知望归庄。 至亲至爱死在嘉和帝手中,父子之间自此休得太平,也算报了谢南辞的枉死之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