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新联的危机-《香江七十载》
            
            
            
                
    第(3/3)页
    其一,在粤语电影进步人士看来,大佬倌出身戏剧梨园,而他们自己却大部分是话剧舞台出身,两者的表演形式极度不同,戏曲的表演形式太过刻板,并不适合表现电影的生活化,踢出去反而对电影的创作更好。
    其二,便是这年头的戏剧大佬倌,还真是大佬倌,基本都还在戏院里唱大戏,人气高架子足,所以拍起戏来,都没有几个守时的。
    比如大名鼎鼎的粤剧老倌新马师曾,当年有公司请他拍片,结果早上十点钟的通告,整个剧组在片场等了一天,到了晚上才见他才姗姗来迟。
    这让也在片场等了一整天的‘华南影帝’吴楚帆是一肚子火。
    对了!
    华南影帝吴楚帆,也是华南影联的创办人之一。
    所以借着新联的新风新气象,这批进步影人,便立马将伶星分家的口号喊了出来。
    只是这不喊不要紧。
    一下,就把香江的这些大佬倌给全部得罪了!
    伶星分家不让大佬倌拍电影,这不就是直接断人财路么?!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而且,这可不是小钱……
    请大佬倌拍一部粤剧电影,少则两三千多则五六千的片酬,是必不可少的,再加上拍一部粤剧电影,按照七日鲜的标准来看,也就占去其四五天的时日。
    所以一位当红的大佬倌,一月便可接六七部电影,月收入算下来,平均也有三万港币左右。
    三万港币在这时候是什么标准,咱也就不用多说了。
    简直比在戏院里唱大戏还赚。
    现在有一伙人说要把他们从电影界踢出去,怎能不让这群大佬倌们愤怒万分!
    报复,立马就来了……
    新联拍成的第一部影片,创业作,竟然在香江找不到戏院愿意上映!
    所有的戏院老板们,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