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教育新政策-《穿越之1972》
第(2/3)页
由于农村很多孩子都错过了读书的年纪,再加上家中的阻力比较大不愿意让孩子去读书,所以中央决定把孩子读书的问题和承包土地的事情挂钩,如果哪家不愿意让适龄的孩子到学校接受教育的话,那么他承包的土地就不算数,而且合作社也不会支持农户购买种子、农药、化肥等等,乡农业技术站的技术员也不会到农户家去指导工作。
这个政策一出来,农村所有反对自己家孩子读书的家长全都不反对了,反而急着把孩子送到学校去读书,深怕国家会把他们承包的地收回去。由于现在师资力量没有这么大,学校也没有这么多,所以都由乡里的知识青年下到每一个村进行基础扫盲教育,教导孩子们认字写字,学习算数等知识,等到条件好点了所有的孩子都要到学校去读书。”陈榀听到这打断了付广福的话。
“可是这样的话他们的基础也不扎实,如果就这么去考初中或者高中的话,对他们来说还是太艰难了。”
“这也是没办法,国家首期的目的是尽量扫除孩子的文盲率,其中有特别聪明的学生还可以被老师推荐到乡里或县里的学校去读书。让农村的家长养成一个送孩子读书的意识,很多家长都觉得一辈子种地,读书不读书的对他们没什么影响,所以只要这个政策一直执行下去,让他们习惯的让孩子去读书,支持孩子学习,等到咱们条件好了,他们也看到读书的好处了,各个都会争着把孩子给送来。”付广福听到陈榀的话后无奈的说道,现在条件不好,只能尽量扫除文盲率,让这些孩子学会读书认字,以后大了也能明事理知法守法。
“现在的基础设施是不行啊,这些孩子苦了点了。”陈榀感慨的说了起来,现在国家确实很困难,免除学生的学费这就要多支出一大笔财政款,还好现在的知识青年们基本工资都不高,不然还真不知道到哪去找这么多老师的。
“第二是九年义务教育之后的读书选择措施,如果学生在初中成绩好,到了初中毕业考试,能考上高中的话还可以继续免费读书,一直读到考上大学。如果考不上大学的话则到大专学习各种实用的知识技术,以后作为重要的后背人才到工厂企业或者政府单位上班。
没有考上高中的话可以选择就读技术学校,或者是选择就读职业中专。这些学校是专门培养国家后续技术人员的摇篮,动手能力强的到技校学习各种机械的操作、维修,电气设备的操作、维修等等,关于技术类的都是到技校学习,学校和工厂企业事先签订委培合同,学生合格毕业后就可以直接由学校分配到工厂上班,学费由用人单位出一部分,学生出一部分。如果毕业后不愿意去工厂的,可以自己把学费交齐,然后自己回家开维修铺这些都可以。
职业中专的话是专门培养老师、医生、护士、会计、文秘还有各类技术干部的学校,他们的学习要求比技校要高,毕业出来后要么进入国家政府机关,要么进入国营企业或者公私合营的企业,各地医院也需要中专毕业的人才,初中小学的老师也需要师范多培养。学费也是用人单位出一半学生出一半,如果学到各种农业养殖技术或者种植技术,自己又想回家的话,都可以选择交齐学费自己回家做事。”付广福说到这里停了下来,他知道陈榀肯定有话要说。
“那如果成绩实在太差了的话怎么办?就像这些没课本、没教室、没专业老师教导的孩子们,他们的优势肯定比不上乡里城里有条件的孩子,这样一来不是没有解决什么问题嘛!”陈榀听到付广福停了下来,急忙把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说了出来。
“也不能这么说,农村现在年纪大了点的孩子如果确实不错,都可以送到乡里的学校就读,课本的话国家也在赶制当中,希望下半年开学的时候课本能达到学校里每人每科一本,村里的话每个家庭每科一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