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章 源起(上)-《猎食都市》
第(2/3)页
同样的,华夏两岸的高层也很淡定,他们都明白,这艘飞船不过是运送活水来的飞船罢了,一型活水的供应量一直满足不了要求,而鹭岛的那个萨摩小店里卖的萨摩对喝过一型活水的人来说有莫大的好处的消息,终究还是没能瞒得住太久。
喝过一型活水的人几乎都知道了这个消息,因此萨摩小店里的客流量虽然是没增加,甚至可以说是几乎没变,但来的人身份却是个个非同小可,这让鹭岛市的官员们是又惊又喜又担心。
惊的是小小的萨摩馆竟然有如此之大的吸引力,但又不知道那吸引力从何而来,萨摩味道是很不错,也很提神,但不至于让在京城中的达官贵人们如此趋之若骛啊?
喜的是京城大佬们相继来到鹭岛,这给各层级的鹭岛官员都提供了远比以前多得多的和高层接触的机会,以前可是投贴拜山人家都不待见的,现在好了,他们自己来到了鹭岛,既然来到了自己的地盘,再登门拜访他们就不好拒绝了吧?可以说,这等于是给他们提供了绝好的和高层接触的机会,这可是别人想都想不来,求都求不来的。
担心的是,大佬们前后脚没个空档的全往鹭岛跑,他们这些虽然在鹭岛是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但对大佬们的了解远还没深入到最高层的地步,谁和谁面和心不和,谁和谁有冲突等等都是两眼一抹黑,要是拜完甲又跑去拜和甲不同阵营的乙,结果就自然是两边都得罪了。
这可真是头疼呢,身在地方,谁能做到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犯过的错,没得罪人还好办,要是得罪人了,被人把旧帐一翻,刺一挑,得,仕途也就到此为止了。
因此在鹭岛的官员眼中,管你什么外星人不外星人的,他们也不关心了,可以用一个已经过了气的话来形容,那就是他们现在是身子一半在海里,一半在火里,煎熬人呀。哪还有那心情去看外星人?
相比较于鹭岛的官员。鹭岛市民可就乐呵多了。他们发现,这两年,在鹭岛办事的效率要快多了,那些公务员们再也不敢拿眼色看人了,哪怕是屁大点的事,你去办理,人家也是和颜悦色的,跟你说个清楚要怎么办怎么办。缺什么,要找谁。有听不懂的,干脆直接就带着你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跑,直到帮你把事情办完为止。
本来鹭岛的警察就比其他地方的亲民,现在就更是亲民了,扶老人过马路啊,出警时间加快啊等等这都是小事,对外地来的车也比以前和气多了,闯红灯?按道理直接扣分罚款,人家就不。第一次,和和气气的教育你一番。司机认错了,手一挥就放了,有句话怎么说的?惩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而目的就是要让司机都遵守交通规则,既然人家已经认识到错误了,那就是达到目的了嘛,何苦来哉?
环境也好了,海水也清澈多了,以前鹭岛的海水治理是最麻烦的,自己治理了,可北边的东港市是有名的工业市,他们不治理,鹭岛再怎么治理也是没有用的,你头天水刚清,第二天从东港来的污染海水就又搞浑了鹭岛的海水,现在好了,周边的城市也不知道是良心发现还是怎么地,对污染的控制都开始严格了起来。
才两年多的时间,鹭岛的海水已经可以和马尔代夫的海水相提并论了,你让鹭岛的市民如何不欣喜?海水清了,游客也就多了,游客多了,在鹭岛可就好赚钱多了,随便在海边摆个小摊卖买纪念品什么的都能养家呢,而且城管也不再那么凶神恶煞的了,见到摆摊的人多,干脆就把这些摊都集中到了一起,既不影响景观和游客的游览,又能让小摊小贩有个销售场所,一举两得呢。
因此,在从全国最宜居城市排名榜上掉下来几年之后,鹭岛又重新以领先第二名极其多的优势,重新回到了宜居城市的榜首位置,鹭岛的经济也在华夏里异军突起,丝毫没有被金融风波冲击过的痕迹,一派欣欣向荣。
所以鹭岛的市民如今生活畅意,烦恼小小,自然更是有心思关注一些新奇事了,有的人甚至连摊位都不顾了,直接跑得大老远的去看ufo。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