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老而弥坚-《大明公务员》


    第(3/3)页

    毕竟,何夕到来对这个时代有很大的影响。

    特别是铁器增加那么多,虽然削铁如泥的车床是很难的。但是木工车床却是很简单的。甚至木工车床,也是遵化铁厂出口的拳头产品。很多地方都有采购。从旅顺造船厂开始早就普及了。

    加工大量车辆,其实非常简单。不要说一万多辆,只要有了准备,再来几万辆都不是问题。

    如果证明耿炳文的思路是对的。

    瞿能可以预见,今后预见的南军估计都是车阵了。

    瞿能沉思一会儿,说道:「不管怎么说,在战场上先碰一碰吧。」

    不碰一碰,是不会知道对方具体的战斗力。不了解对方,也不可能想出什么破阵的办法。

    于是,瞿能下定决心。

    双方一场大战,就拉开了帷幕。

    ------

    桑干河畔。

    耿炳文在河道以南列阵。

    也不说是列阵。

    车阵最大的好处,是不用扎营。因为车阵一摆,就是一个营地。层层叠叠的。而士卒也不用帐篷,大多数时候都在车子里面休息就可以了。

    而车阵最大的问题,有两个。

    第一个就是行军速度太慢了。

    车阵虽然有很多驮马,但是车阵行进行速度还是有限的。

    对道路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一般道路是不行的。一旦遇见道路不行,还要修路。

    第二就是消耗太大。

    不是人的消耗大,而是牲口的消耗大。一头牲口可比

    人的胃口大太多了。所以,虽然这一次出兵数万,但所需要的后勤物资却是十万级别的。甚至更多,只有这样才能填满这么多的嘴。

    即便如此,也只能维持的时间很短。

    长时间行军,也是承受不了的。

    耿炳文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也没有想过继续进攻,攻下大同什么的。他就准备在桑干河畔安营扎寨了。毕竟在这里安营扎寨,整个大同盆地都要提心吊胆。

    因为耿炳文的位置,近乎是大同盆地的中心位置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