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东施效颦-《太后不容易》
第(2/3)页
那小二激动道,“夫人怎么知道小的梦想就是能去京城说书?!”
盛少青尴尬一笑,你想去京城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你肯定想说书。
纪文宣也从荷包里掏出几个铜板来,放在小二的眼前,“你若是说得好,这几个铜板就算是我另赏给你的。”
小二更是两眼放光的兴致勃勃讲起了王远家中最近的鸡毛蒜皮来。
这王远从前不过是个里正,手下也只是寥寥数人,可就这么几个人,都还是各有心事,满腹鬼胎。
只有一人,对王远是言听计从,王远让他往东他绝不往西。
因而,王远跟他也就走的最近。
忽有一日,王远发达起来,竟然有人为了王远,让郭乡正提前卸任,将位子腾出来给他。
王远也不傻,发达之后,就只带了这个对他忠心耿耿的人上任,如今便让他当了自己府上的管事。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王远一朝成了乡正,这管事也跟着飘了起来,听说将匾额换掉这样的主意,就是这个管事出的。
这管事姓赖,这人不仅心肠坏,还只敢做不敢当,一出事便是一味的推脱,因而大家都只叫他癞皮狗。
“前些日子,就因为他放债,害了不少人家家破人亡,苦主报官,可乡中如今最大的官就是王远,苦主也是无可奈何,听说不少人已经打算筹钱一起去陈留告状了。”
“就没人能管管他么?”
小二无奈的耸了耸肩,“谁能管?谁敢管?谁又会去管?”
“王远正忙着应付上头均田的差事,哪顾得上管这些?”
“应付?均田?”
小二点了点头,“这我也是道听途说来的,真假难辨,信不信也由你们,此前给了王远官做的那人,仿佛前些日子派了人警告了王远,王远因此被弄得焦头烂额的,正在家着急上火呢!”
纪文宣将桌子上的铜板丢给了小二,小二便喜滋滋的将铜板悄摸揣进了口袋里,行了大礼退下,临了还意犹未尽道,“夫人若是还想听什么,只管吩咐就是!”
等小二走远,盛少青才和纪文宣对视一眼道,“王氏派人警告了王远?”
纪文宣沉吟片刻,“若是这小二的消息无误,问题便是,王远做了什么,王氏要警告王远?”
“我记得…青石板乡的数量差距最大,所以我才能一眼在那些只有细微误差的数字之中发现这里,难道是王氏因为这个?”
王氏本想不动声色的造假,可没想到下头的人造假过了头,反倒露出了马脚?
纪文宣点了点头又补充道,“有没有可能,是王远故意为之?”
“故意的?”
盛少青想了半天也能没想明白为什么王远要故意漏出马脚,这不就是引着人去查他么?
纪文宣接着道,“就看他将匾额换成和陈留王氏一样这点来看,他应该是在向王氏示威。”
“陈留王氏最为注重规矩体统,不同支系不同官职的府邸匾额之间都会做出区别。”
“前些年,就因为南景建康城中的王氏也用了和陈留王氏一样的匾额,那时两家一度闹得水火不容,甚至牵扯到了当时的朝局。”
“后来因为景明帝皇后出身建康王氏,建康王氏便一飞冲天,成了炙手可热的皇亲国戚,陈留王氏又日渐式微,这两家才勉强握手言和。”
盛少青这才恍然大悟道,“难怪你说他换了匾额不是因为好面子。”
“不过,注不注重规矩体统又不是看牌匾……”
纪文宣闻言苦笑道,“有这样一桩事在前头,看来他在数字上动手脚,大抵就不是无心之失了。”
纪文宣又叹了口气道,“也不知道是为了争那口气,还是真的爱子的拳拳之心哪!”
“对!”,盛少青忽然想到,“王远的儿子还在大牢里呢!”
“莫非是他为了救他儿子,才出此一策,引火烧身,借此威逼王氏帮他?”
纪文宣抚了一把胡子道,“也不是没这个可能.不过,这还得看王远到底有没有这个脑子了。”
盛少青知道纪文宣的意思,或许王远只是为了单纯的出一口气呢?
毕竟,王远把自己儿子送进去替人挡灾的时候,可没含糊过。
盛少青喝了一口茶,“他有没有这个心思,这两日间就会有结果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