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密奏天子-《万历佑明》


    第(2/3)页

    「这倒是个办法。」

    「或可有奇效。」

    「郑洛算是能臣,居然能想到这种互利共赢的法子。」

    朱翊钧点头说后就看向申时行等执政公卿说:「总的来说,只要富了本国之民,使国无内忧,外部存在的隐患就不是问题,就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甚至完全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陛下说的是,将惠民视为治国之本,便使天下之财不再是定数,如此自可衍皇恩于外夷,施仁义之道,达王化之果。」

    申时行笑着说了一句。

    其他公卿也跟着附和。

    朱翊钧则在这之后问:「你们枢密院可还商议出了什么办法?」

    接着,戚继光则道:「启奏陛下,还有就是编练边民!」

    「盖因边民多为军户,他们虽大多已同农民,但大多数守边抗虏的底子还在,至少能骑马的还是不少,故朝廷完全可以编练他们为民兵,令其半耕半战,或者替营兵预警。」

    「而因他们大多已失去土地,所以同样困顿穷苦,编练他们也花费不了多少银钱,反而可以借此机会补贴边民,毕竟因边镇生计日益艰难之故,即便陛下即位以来,军饷发的足,但还是存在军户往南迁徙的现象,使边防人口一年

    比一年少。」

    「这个倒是,边镇历年人口的确在减少,以至于考成边臣,吏部都不再严格考成其增加多少边镇户口。」

    吏部尚书张学颜跟着说道。

    朱翊钧听后颔首。

    他也知道,因为小冰河气候影响,北方粮食减产是越来越严重的,北方边民往南迁已不仅仅是吏治是否清廉的问题,而是气候因素造成的大势,甚至连许多蒙古人都因为游牧经济被小冰河气候破坏严重,而大量逃入内地,或成为京畿流民,乃至有接着明朝开始推行营兵制的机会应募成为大明边军的。

    「那就编练。」

    「对参加编练且执行边防安保之事的边民,在编练与预警巡防期间发给补贴,若战死,也给予抚恤。」

    「你们议一下,制定一下补贴和抚恤标准。」

    朱翊钧说道。

    「遵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