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君王出手-《万历佑明》


    第(2/3)页

    他知道,吴尊诲担心的是这样做会改变大明“以地为贵”的现状,而使得他们这些大地主利益损失严重。

    而与此同时。

    在京师人流最多的大明门外棋盘街一带的墙上,还贴了一张揭帖。

    揭帖内容竟直接说朝廷是借买认购劵之事,敛财于民,定是征伐无度而导致国库亏空,以至于无财可做周济所致,故号召人不要轻信。

    一时,看见的人很多。

    许多人也因此议论纷纷。

    “还是谨慎些为妥,真要是朝廷借此敛财,把我们的财敛了去,只怕就不好要回来了。”

    “这些年先征倭,然后又征缅,而许多相公都说,打仗是最费钱粮的,偏偏本朝就打了不少大仗,只怕真的费银不少,而如今这申吴县当国,为了解决缺钱的事,估计就想出了这招,当不能上当!”

    “好个申吴县,真正是奸商出身,比张太岳还会搜刮!”

    “张太岳好歹只是借着清丈之名搜刮士绅,他倒好,竟想用一张空头纸劵直接搜刮我们士绅的钱财!”

    “你们说,他申吴县会不会因见没多少人去买认购劵,而会蛊惑陛下下旨强制要求官绅买,且以革除官爵功名为威胁?”

    “如若这样,那就上疏谏阻!”

    “大丈夫仗节死义,宁被处死也不能让他申吴县强夺民利!”

    茶楼酒肆里,青楼勾栏中,皆有关于这认购劵的议论。

    礼部左侍郎于慎行在听到这些议论后,倒也担心朝廷会强制要求官绅认购,便上疏以国家惠民不宜违民之愿为由,劝谏朱翊钧当下明旨,说明认购劵之事皆凭自愿,而令有司不得强索士民认购。

    而劝人发财的事,本就不宜强逼,不然就的确更容易让人觉得是诈骗。

    所以,朱翊钧准了于慎行所请,让侍御司下明旨戒谕有司不得强令士民认购。

    这倒让士民们放心了不少。

    但也正因为此,反让一些大胆的普通士民有了些想法,开始认购了一些矿利认购劵。

    凤阳官办纸坊的陈九竹就因为在《邸报》上看见这样的圣旨后,觉得皇帝这样承诺,必不是真的欲夺民利,反把他经营官办纸坊所得的所有现银拿在手上,而去户部分派到中都凤阳出售认购劵的机构,买了一批认购劵。

    叶阿贵因听陈九竹这么说,也跟着买了二十两银元的认购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