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没想到没等陈家英对新商场有所动作,她自己倒先被审计出了问题。 经济问题。 陆斯年找人细细打听,竟是因为“侵吞、骗取公共财物”的罪名。 陈家英自从过年时被人泼了菜汤,一段时间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可是开了年得上班啊,一拖再拖,直到脸上淤青都下去了,才去上班。 一上班才发现,同事们背着她都在聊她的笑话呢。 小县城就这么大,大过年的还有这样的八卦可以聊,自然被疯狂传播。 陈家英越想越气,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的,最后所有的怒火化成对“财富”的贪念、执着。 年前她拿了些供销社的东西没被发现,胆子逐渐大了起来,光是物品没法满足她,她将眼睛放在了“公款”上。 一次比一次拿得多,用于个人消费的也越来越多,没两个月的功夫,已经支出公款两万多元用于自己消费。 所有被泼了菜汤的衣服、自行车全部换新的,买了大量化妆品,提取现金…… 从里到外几乎给自己换了一遍新的。 退路她都想好了,在账上无法“消化”的,就用虚假支款单据——“去世员工遗属生活费”“60年代精简职工安置费”……这些来顶。 就连本应个人负担的养老保险金、这次受伤的医药费,也通过虚假单据,也记入公社账目,给贪污来的钱的去向,安排得明明白白。 她想着供销社现在是自己的天下,之前就下巴比眼高,现在对原来平级的同事也看不起,谁让他们背地里笑话自己呢。 她堂堂一个主任,还治不了这几个爬不上来的旧同事了? 就她这态度,还能指望别人服她? 四月的一天,县委收到一封实名举报信,是供销社员工集体联名举报的: “供销社主任陈家英非法侵占公共财物,导致集体财产损失,金额巨大,建议及时、严肃审察。” 举报信下方是几人的签字和手印。 对供销社的人来说,陈家英这是犯了众怒。 本来社里已经快困难到发不下工资了,你个陈家英两三个月的时间就贪污了这么多! 就这么个货,要她作甚! 联合实名举报。 对县里来说,这是大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