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蒲县外的田地上,那一捆捆的粮食都已经堆好了,就是地里的麦杆,也让勤劳的蒲县百姓清理的干干净净。 这大炎一号,虽然比不上土豆,但是却也远超以往所有庄稼的产量。 一个个麦穗,饱满无比。 一个麦穗,金黄如阳光。 也都散发着麦子的香气。 而田野旁边, 不少从同县过来的大唐百姓,都站在旁边,羡慕的望着这蒲县的百姓,还有地里的那些庄稼。 “去去去,你们都给我离远点,别踩我家的地,踩坏了你们赔不起。” “那个人,干什么呢?想偷我们的庄稼?放下!这麦子也是你们能拿的?你们看归看但,如果在偷偷摸摸的偷我们大炎的麦种,小心我告诉县老爷去,把你们拉入黑名单,一辈子都别想要进蒲县。” “你们都看什么呢?现在春耕正忙,难道你们不用春耕的吗?” “啥?你们都栽种上了?哦,也对,你们地里没有庄稼,哎呀,好羡慕你们那么轻松,不像我们大炎的百姓,还得先收割了这一茬麦子,再把地给犁了一遍,才能再继续耕种。” “哈哈哈….你小子,就别占了便宜还卖乖了,我说,我们大炎现在还收百姓呢,就我们青州还收百姓呢,实在不行,你们都过来吧,大炎真的比大唐强多了。” “就是的啊,现在刚刚春耕,你们过来了,还能不耽误这一茬栽种,看看我们这庄稼,哈哈哈,那粮仓都要满了,而且我们大炎的税收可简单了,有多少收多少税,不像是大唐,奶奶的,是按照人头收税。” “听说等到明年,我们这里都能栽种土豆了,那可是亩产三四十担的神物,只要栽种了这两个庄稼,以后就再也不会挨饿了,不!现在就不会挨饿了,哎呀!你看我,陛下都要把我的胃口养刁了,多谢陛下啊!” “谁说不是啊,看看现在的庄稼,再看看之前的庄稼,真的是强太多了。” “…….” 不少在耕田中的大炎百姓,朝着站在路边地头,目光中露着深深羡慕的大唐百姓喊道。 这两拨人,现在看上去真的就像是两个世界的人一般。 大炎百姓脸色红润,精神饱满,干起活来更是风风火火,好似有用不完的劲。 可是反观大唐百姓,他们比大炎百姓受伤很多,脸上也没有什么精神,那暗淡的双眸中全都是渴望。 说实话,虽说青州才不过加入大炎大半年,但是百姓们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真的是改变了很多很多。 在经过这一个冬天的修养,还有各种识字班的开展,文化的提升,让大炎百姓直接展现出了无比积极向上的综合状态。 简直是,完爆旁边的那些大唐百姓。 大唐百姓你看我,我看你,都没有说话。 但是, 这些话,他们是记在心里的。 毕竟, 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就算是他们没有读过书,但是这一点每个人心里都是渴望的。 特别是大炎的税收政策,更是让他们心动不已。 有多少地,收多少税。 多么简单的一句话。 但是,大唐却不是这样。 他们这些百姓栽种着地,付出了非一般的劳动,但是却要缴纳大量的税收,而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氏族门阀和地主财主,却只可缴纳很少一部份的税收。 这让他们感到了无比的不公平。 比吃不上平价盐,还要委屈和难受!. ….…….….….…. 长安。 太极宫。 李世民无比严肃的坐在上面。 长孙无忌,房玄龄,裴寂,萧瑀,魏征他们皆在? 大唐,又出乱子了。 而且这个乱子,比之前那个盐的事情闹得还要大。 盐事,总算是平息住了。 原本氏族门阀还都无比担忧,可后来,大炎并没有对大唐进行大倾销,尽管有一些零星的售卖,但是,这撼动不了氏族门阀的根基。 虽说百姓们心中有怨言。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大唐,大炎的食盐是不好买的。 流入大唐的这些零星食盐,基本上都被上流贵族包圆了。 现在, 在大唐的这些贵族,皆是以能吃上大炎的食盐为荣耀,就算是氏族门阀,也都是全都换成了大炎食盐。 至于大唐出产的精盐,则是全都高价卖给了百姓。 但, 现在,又一件事开始发酵了。 那就是大炎的税收政策。 摊丁入亩! 一体纳粮! 多少地,交多少税! 这税收政策让大唐百姓疯狂,但是,却让李世民他们头疼不已。 “陛下,现在长安上下,还有关内道,河北道的百姓,都已经知道了大盐的这个税收政策,这个影响….比大炎食盐的影响还要大。” 房玄龄沉声道。 “一群乱民,他们究竟在想什么呢?” “陛下,咱们大唐可万万不能学大炎啊,咱们大唐的税收政策,可是历朝历代传承下来的,乃是….乃是祖宗之法,万万不可更改!” 裴寂沉不住气了,当房玄龄声音刚落下,他便直接开口。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