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为霞尚满天。”她知道这首唐诗。 党青青恍然大悟。“这款饮料的名字是源于刘禹锡的《酬乐天咏老见示》。” “是啊。”周志远沉吟了一下,若有所思地说: “晚年的白居易写了一首《咏老赠梦得》。刘禹锡读后,便写了这首《酬乐天咏老见示》。两人同样是感叹,描述老年的生活。但两人的精神状态却截然不同,可以说是大相径庭。白居易描述的是‘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是一种消极悲观的自卑自怜的老年状态......” 周志远似乎想到了很多,没有再接着说下去。党青青也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也就是过了几秒的功夫,周志远向她笑了一下。“哦,对不起。我有点走神了。” 党青青微笑着摇摇头表示没有关系——她的神态表明很想听周志远继续说下去。 当党青青说是来参加面试的,周志远就想多和她聊聊。 “我更喜欢刘禹锡的这首。他不仅对老年的状态认识全面,而且,诗里充满着一种辩证的思想。我尤其喜欢这首诗的后两句——” 他停顿了一下,颇有感情地念着诗句: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党青青忽然想到了这首诗中的两句——用来描述眼前的这位老者非常贴切。她心有所想便轻轻念出声来。 周志远侧转身冲着党青青笑了一下,示意她喝饮料。 “怎么样?这款饮料你要给出建议或评价,帮助我完成作业。” “作业?” “是啊!负责收集客户的意见反馈,也是我们服务委员会的工作——” “噢。”党青青想了一下说: “造型很有诗意。功能,您刚才已经讲了,消暑健脾。我看可以给给10分。” “你这个评价很高啊!我感觉有点过誉了!” “没有!我这是心里话!” “我们非常希望,多指出我们的不足。”周志远笑着说: “老话说得好,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嘛。” “老话还说了,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 两人一起笑了起来。 党青青说,“服务委员会的建议或意见,能有多大的......家园非常重视吗?” 她还是有些怀疑。服务委员会是不是一个摆设? “你是怀疑我们这个服务委员会位卑言轻?或者是家园给我们的授权不够大?”周志远问道。 党青青笑了一下,没有回答。她从心里佩服周志远的睿智。 她有些喜欢上了这位老者,也对他有了几分崇敬之感。 “力微莫负重,言轻不劝人。”周志远认真地说,“园区给我们的授权很大。我们工作很努力,也管得很宽——” 党青青非常认真地听他说下去。 “用子江的话,用青枫叶家园的总经理杨子江的话说——”周志远习惯性地脱口而出,但马上又纠正了过来: “我们这个委员会‘管鸡毛蒜皮小事,做惊天动地大业’!” 党青青一震。她听出这个委员会和她原来的猜想大相径庭。 青枫叶家园的运行机制果然很有创新。 她想,由入住家园的人组成服务委员会,以他们自己的亲身感受,向家园管理者提意见和建议。这是一个被服务者对服务者进行监督的机制。要有一定的魄力才敢这样做。 需求日新月异,服务永无止境。这句话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服务只有做得更好,但永远你不会做到最好。更何况,要知道老人们都具备“鸡蛋里挑骨头”的本事啊。想到这儿,她不由得佩服青枫叶家园管理者的胆识和魄力。 周志远还想进一步说明什么,但转而又把这个念头放弃了。 他看了一下手表后,站起身来。 “我今天还有一个作业没有完成,要去回访一下家园的几位住户。我就不打扰你了。你集中精力准备面试吧。”他向党青青伸出手—— “祝你面试成功。希望我们以后有机会一起合作共事。” “谢谢。” 看着周志远的背影。党青青萌生了一个想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