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闻言,鲍德熹彻底放心了。 朝甄杰诚竖起大拇指, “杰诚啊,你们北影不愧是影视艺术领域的顶尖名校。” “如此开放的校风,如此开明的领导,难怪能培养出那么多优秀的人才!” “咳咳咳,鲍老师,您过奖了。”甄杰诚莫名有点心虚。 都怪踏马的表演系! 导演/摄影系的风水脏归脏,但是正儿八经有东西啊。 表演系呢?脏也就算了,还装,还菜! “恬恬,既然这样的话,干脆你回头再请个外出长假好了!”鲍德熹继续道,“等杰诚的项目开机.emmm,算了,还是别等开机了!” “这个项目,前期的筹备,彩排的指导,对你而言同样是满满的干货!” “全程跟组,多听多学多看。” “对了恬恬,如果这样的话请假的时间可就长了,你们学校能批吗?” “没事儿的老师,能批。”景恬笑道,“有先例的,茜茜姐也干了。” 景恬还在继续叽叽喳喳,但甄杰诚已经听不下去了,脑海里全是表演系收到景恬请假条的画面。 唉!造孽啊! 算了算了,还是收回之前的话吧。 不怪表演系,表演系一点儿也不踏马的。 办公室里很是安静,不时的响起翻阅纸张声。 剧本的故事结构并不复杂:两个现代社会的小年轻对于书本上沉重的屈辱史,受难史,不以为意。 对于那些慷慨赴死的英雄事迹宣传,甚至有点反感。 太煽情了!太假大空了! 没意思! 遇到一个剧组招群演,二人开心参与。 穿上果軍装束,化好妆,二人兴致勃勃。在剧组取景地的山沟里,搞怪的对起了小诡子的台词。 “华夏有句古话,西西物质魏俊杰。” “呦西!你滴,聪明滴干活,花姑娘大大滴有!” 不料发生滑坡险情,二人连忙躲避,匆促钻进一个山洞里。 在里头发现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子,打开一看,是油纸包裹好的两个证件。 而证件上,写的赫然是二人的名字! 巨大的惊悚感降临,恰好外边的滑坡停下了动静,于是连忙往山洞外跑。 入眼的画面,已然变了模样! 漠视历史,质疑历史。 走进历史,参与历史。 理解历史,成为历史! 这是两个年轻人的心灵救赎之旅,也是民族信仰与家国情怀的涅槃重生之旅。 老班长临死前,二人告知老班长,自己来自未来。 老班长问:“我们胜利了吗?” “胜利了!” 老班长再问:“年轻的娃娃们没忘记我们吧?” 二人很想干脆利落的回答“没忘”。 但思及自己先前的想法与行为,心虚令其犹豫。 见状,老班长体贴的跳过话题,继续问:“都能吃饱,穿暖吧?” “能!”异口同声。 “班长,我天天吃着白米饭,喝着快乐水!” “班长,我也一样!” “真好,我们没白死。”老班长含笑而去。 “班长他们,是为我们而死!” “嗯,是的。” “你要撤退吗?” “不,你呢?” “我也一样。” 二人对视一眼,握紧了手中的枪. 穿越戏码,在影视圈很是常见。 但运用在抗战题材的战争片上,倒是很新意。 剧情上,是甄杰诚一如既往的“把故事讲好”的风格。 对于李屏斌,鲍德熹,纪建鸣三人而言,当下更关注的无疑是如何将这些剧情“一镜到底”! 尤其是两位主角正式进入战场后,一路惊心动魄。 片刻的安宁与遭遇突袭的无预警转折。 时刻处于运动状态,没有场景是重复的,不断的穿梭! 毫无疑问,一镜到底将会赋予无与伦比的张力,让观众与主角“同呼吸,共命运”,共同感受战场的紧张与刺激。 不仅创造了单镜头的视觉奇观,带来“沉浸式”观影体验,亦能细腻地展现出人物的内心情感波动。 譬如紧张时喉咙不自觉的吞咽动作,战友牺牲时微妙的表情变化,以及做出决定时坚毅的眼神。这些细节将在“一镜到底”的贯穿下,令观众产生更强烈的共情。 “杰诚,你准备大量采用手持摄影的方式?”鲍德熹已经开始不自觉的咽口水了。 此刻,他无比理解几个小时前李屏斌那谄媚的表情。 “是的,鲍老师!”甄杰诚点点头。 “那拍广阔场景以及俯仰镜头时,我跟老李”除了咽口水外,脑门儿也开始冒汗,“我们俩不会是和摄影机一起被钢索吊着拍吧?” “是的,鲍老师!”甄杰诚继续点头, 顺带着朝景恬看了一眼, “恬恬,看见没?这个就叫专业!” “你老师都不用我吩咐,自个儿就做好准备了!” “你可得好好学习,争取向你老师看齐!” “嗯,好哒学长!”景恬乖巧答到,并向鲍德熹投来崇拜,以及与有荣焉的自豪目光。 见状,鲍德熹的脸颊不受控制的抽搐。 我顶你个肺啊!我啥时候做好准备了? 恬恬啊!你放聪明点儿,别被忽悠了啊! 这混蛋是在故意架着我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