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我我这不是忙嘛!没有时间去学,没有时间去.” “哦!有时间泡妞儿,有时间去拍无脑装哔的傻吊影视剧,没时间去打磨自己的嗓子?”甄杰诚打断捷仑的话,然后一句接着一句,堵的捷仑嘴巴张了又合,合了又张,愣是没机会反驳。 抬起眼睑,斜着瞄了捷仑一眼, “你不会是因为江郎才尽,故意拿摆烂做掩饰吧?” “我” “我什么我?你不会是想效仿我找灵感的方式,结果灌完泉眼却不冒灵感,反而把自己精力灌没了?” “啧啧啧,东施效颦!” “你行吗?你有那个实力吗?” “我”捷仑脸都憋红了,梗着脖子咬牙切齿,“我怎么不行?我有的是实力!” “真的吗?我不信!” 甄杰诚一边以欠揍的表情说着欠揍的话,一边从办公包里拿出一份文件丢给捷仑,“不过考虑到你叫我一声杰哥的份儿上,算了,再给你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好了!唉,谁让我心软呢。” “小许接的是把传统黄梅戏改编进现代流行音乐的工作。” “你作为老板和前辈,总不能比小许干的活儿简单吧?” “越剧!京剧!包括吴侬软语等地区方言在内,各自融入到诗词之中,譬如《声声慢》,《定风波》等等!” “哦对了,诗词也需要你进行改编作曲,就像《少年中国说》一样。” “你自己的作品也可以改编,新瓶装旧酒。” “到时候我再视情况将其融入到节目中。” 拍了拍捷仑的肩膀, “捷仑啊,你可是放个屁的功夫就能写出一首曲子的天才。这点儿小任务,肯定不会为难到你吧?” 捷仑:( ̄ー ̄) “小许啊,看看你老板!默认的表态多么坚决!有信心,也有能力!”甄杰诚转过身,对着许三高一通教育,“学着点儿!要近朱者赤,明白不?” 言罢,背着手大步离去。 捷仑:(ー`ー) 甄杰诚从未想过将戏曲元素抽离春晚舞台,而是着眼于“传承”二字。 甄杰诚很清楚,这种“创新”肯定会被诸多传统主yi者抵制,尤其是京剧从业者。 其他剧种,例如豫剧,其繁荣印证了“艺术生命力源于土地”的真理。 甭管多大牌儿,多有名气。上山下乡,飞雪不能拦,风雨不能阻。 而京剧,其困境恰是精英化路线的代价:当艺术追求“高雅”到需要国家补贴输血时,说句不好听的,已然异化为脱离群众的文化盆景! 若不能打破“曲高和寡”的桎梏,文化传承唯有依赖博物馆式的标本保护。 “甄导,京城曲艺协会的代表来了,想见见您。”一名工作人员匆匆前来,“还有一些从事京剧的资深艺术工作者。” “哦?终于来了?”甄杰诚咂咂嘴,“啧啧啧,够能憋的啊!就说我在忙,工作时间不会客,等下班再说!” “好的甄导,我这就去通知。” 望着工作人员远去的背影,甄杰诚拿出手机,拨通电话。 “嘟嘟嘟~” “喂,玖爷,我杰诚啊!您老今晚有空不?” “嗨,这不是见您老天天在家闲着无聊嘛。正好我这边儿有热闹,所以就想请您老过来听场戏,解个闷儿!” “对,听戏,不是看戏。打枪的不要,悄悄的进村!” “好嘞玖爷,那我就等着您老了!” 挂了电话,甄杰诚满脸笑容。 顺手拿起一张纸,写下一句话:艺术的高贵,从来不在云端,而在人间。 “等晚上对完线后,再当着他们的面儿送给玖爷。” “嘿嘿,想必大家一定会开心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