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楚国,镜湖医庄。 一夜时间匆匆而过,端木蓉端着两碗吃食推门而入。 刚一进门,她就看到了昨晚的那个少年,此时对方正盘膝而坐,不过让她惊奇的是,对方并没有坐在床上,而是漂浮在半空。 一道道玄妙的气息在他周身盘旋,见到这一幕,让这个不怎么离开镜湖医庄的姑娘脚步一顿。 少年似乎是觉察到了什么,随后缓缓睁开了眼睛。 “蓉姑娘。” 一道声音传了过来,端木蓉轻轻点了点头。 随后她开口说道:“师傅说,那个姑娘需要吃一点东西。” 少年点了点头,随后侧开身子,让开了路。 见到对方的动作,端木蓉眼神多了几分怪异,不过她也没有多言,将其中一碗放在了桌子上,轻声道:“这是你的。” 少年看着桌上的东西,眸光微动,他对饮食方面已经没有太多的需求了,吃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只能算是一种爱好。 不过对于这个姑娘的一番好意,他也没有拒绝。 “念端大师还交代别的事情了吗?” 看着这个姑娘将床上的那个小姑娘轻轻抬起,然后靠在她的身上,开始小心翼翼地喂食,少年再度开口问道。 端木蓉摇了摇头。 “她叫晓梦?” 看着怀中这个气息稳定,随时都好似会醒的姑娘,端木蓉在心底悠悠一叹。 对方的经历,在昨晚的时候,她已经听眼下这个少年说了,小小年纪便经历这样的事情,也让她对这个银发小姑娘多了几分同情。 “嗯。” 少年点了点头,说起来晓梦这个名字还是他们的师傅所取,至于对方原先的名字,他不曾听对方提过。 那段回忆,对这个姑娘来说,恐怕是一个不想被提及的噩梦,这里面自然也包括那个名字。 “我记得你之前说过,她是魏国关城陈家村的人,她是姓陈吗?” 提起这个姑娘的身世,端木蓉不由又多问了一句。 修缘摇了摇头。 “不曾说过,我也不曾问过,晓梦是师尊取的道号。” 闻言,这个出身镜湖医庄的大姑娘眼底不由荡起一丝涟漪。 “清虚也是道号?” 少年点了点头。 沉默片刻,端木蓉轻声开口。 “加入道家,是不是意味着要忘记前尘往事?” 听到此话,修缘不由抬起了头,看向这个还在俯身喂食的姑娘。 “蓉姑娘何出此言?” 端木蓉拿出随身的手帕轻轻擦了擦晓梦的嘴角,然后将小姑娘轻轻放回床上。 之后她缓缓起身,来到了修缘身边的桌子旁,坐了下来。 “我不清楚你们是如何看待名字对于一个人的意义,但在我看来,名字更多像是一个证明,证明在天地之间有过这么一个人。” “我听师傅说,你们道家讲究太上忘情,修道最后是不是要忘记一切,那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又有什么意义呢?” 听到此话,修缘不由一愣。 他没想到眼前这个姑娘对于这些东西会有如此深刻的认识。 沉默一会儿,他再度开口说道:“每个人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方法都不同,姑娘所说的不无道理,但道家所追求的也并不是姑娘所理解的那样。” “太上忘情,并不是一般人口中的无情,而是经历世事之后的释然,就好像人的生老病死,人生在世,对于普通人来讲,只有短短数十载,而对于生死,很少有人能够看淡,特别是那些身居高位之人,甚至还会想着长生不死。” “这样的心态,姑娘觉得对吗?” 端木蓉眉头一皱。 在镜湖医庄,她接触到的人大都都是病人,或者伤患,在生死面前,没有人能够等闲视之。 所以她知道眼前这个少年说的是对的。 “道家所追求的道,便是能够坦然面对这一切,拿得起,放得下,尽人事而听天命。” “至于姑娘所说的忘记前尘旧事,却也不对,若是真的要如此,那我们便不会有大梁一行了。” “忘记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道家的追求,道家求的是放下,当再度面临相同的困境,不会不敢去面对,而能够做出更好的选择。” 少年的话,不急不缓,轻轻回荡在她的耳边。 端木蓉目光闪烁不定,这是她头一次见到这个少年,对方对一些事情理解和感悟,明显已经超出了他这个年纪的范畴。 但不得不说,有些话还是颇有道理的。 “那修道的目的又是什么??” 这个姑娘似乎还有些不死心,于是又问出了一个刁钻的问题。 既然一个人有所执,那便一定有所求。 眼下这个少年性子太淡,与她之前接触的人完全不同,她很想知道对方又是求得什么? 修缘笑了笑。 他感觉已经有很久都没有人问过自己这个问题了。 “当年我拜入道家天宗时,师傅也曾问过我相似的问题。” 听到这个回答,端木蓉不由看了过来。 “那你的回答是什么?”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求一个心安理得,求一个心无挂碍,求一个心若止水.” 闻言,这个姑娘眉头一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回答? “这就是你的答案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