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阴曹地府的一些资料-《法医鬼仙》


    第(3/3)页

    府城隍庙:二十四司。其他属官还没想好,嘿嘿。

    都城隍庙:四十八司。

    京师城隍:一百司。

    4,城隍职权:

    城隍在明清以后,成为一个神的官职,而不是一尊神明。都城隍为省级行政区所奉祀,相当于阴间的巡抚。府城隍相当于阴间的知府,县城隍相当于阴间的县令。各地的城隍由不同的人出任,甚至是由当地的老百姓自行选出,选择的标准大抵是“正直聪明”的历史人物。

    古代教人做官的黄六鸿《福惠全书》写道,新县官莅境:“于上任前一日,或前三日至城隍庙斋宿”以便在梦中请教境内是否有悬而未决的冤案。

    基本上城隍啥都管,比如:守护城池、国家,管理生人亡灵、奖善罚恶、生死祸福等等。

    几乎所有人、事、物,都由城隍爷一手掌管,宛如是冥间的行政长官。而城隍爷的燮理阴阳、公正无私与善恶分明,往往也成了人们遇到在阳世间无法顺利解决的难题时,所求助的对象。

    在司法事务方面,城隍爷经常巡视阴阳两界,以举发恶事或加以阴罚。城隍爷所施的阴罚,足以让恶人罹患疾病,或陷入贫困,甚至能夺取生命。也因为如此,当阳官-县太爷遇到不容易服罪的被告者,就会带他们到城隍庙,在城隍爷前发誓,以证明自己没有罪。而人们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时,也会到城隍爷前发誓,甚至斩鸡头立重誓。

    而行政事务方面,除司罚恶之外,城隍爷也掌理奖善。同时,亦如警察一般,维护公共的安宁秩序,并掌管增进人民幸福利益的事务,以及授福与寿终正寝的人。

    民间对城隍爷的信仰,也可以从下面的活动中看出来:

    住庙袪病:古时候有的人生病时,认为自己的病是受到外来邪魔所影响造成的,于是就会到城隍庙里去住,寻求城隍爷的保护。

    审夜堂:城隍爷是阴间的司法官,因此有的人遇上恶鬼缠身时,就到城隍庙请城隍爷晚上开堂审鬼,以解除厄运。

    发路票:凡人如果客死异乡,招魂及运灵柩回原籍时,就必须到城隍庙去领路票,拿了路票才能引魂回籍,不然就会成了异乡鬼。

    烧王告:所谓的「王告」,就是老百姓有不平的事想要申冤而写的状子。送到城隍爷前焚烧,那么城隍爷就可以替他申冤了。

    镇压灾疫和求雨:当地发生瘟疫或其它流行病时,要抬出城隍爷出游,镇压鬼魅,以维护地方太平。而发生干旱时,农民也会到城隍庙去求雨。

    5,现存城隍庙。

    城隍庙在台湾保存得很好,但大陆就很少能看到了,现存级别最高的三大都城隍庙是:北京、南京、西安三大都城隍庙。不过最热闹的恐怕还是上海城隍庙,其他各地也有,但多遭损毁,保存不全,具体情形在网上查不出来。

      


    第(3/3)页